據經濟觀察報報道,上述官員認為,“首先是話語權的問題。”在他看來,山西五大煤炭集團凈資產都有好幾百億,目前還沒有與之相稱體量的民營企業,比如有10億的民營資本進來了,母公司資產100個億,那他只占十分之一。“可能連表決權都沒有,沒有表決權你愿意嗎?”他認為,民企民資在參與國企混合所有制中獲取話語權,股份至少要達到三分之一,這讓很多民企民資“望而卻步”。
其次,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文化取向或價值觀上的沖突是融合的難題。上述官員表示,國企要承擔很多社會責任,比如職工子女畢業后回來就業、復轉軍人就業等問題,國企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因為國家就是企業的大股東。但作為通過混合所有制進入國企的民企民資來說,未必會認可這些責任,會感覺到侵犯到自己的權益了,可能要投反對票,投反對票的話又不起作用。
這也意味著山西國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點或許就轉移到汾酒集團身上。
國企改革有望大幅提升汾酒凈利率水平
事實上,在汾酒集團內部,混合所有制在“子公司”和“孫公司”層面上已經有所嘗試。
2014年12月30日,汾酒官網發布消息稱,汾酒集團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逐步嘗試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二條途徑則是實行集團管控模式。
自2014年開始,汾酒的混改步伐就一直沒有停歇。2014年6月,成立了山西汾酒定制創意公司,其中汾酒銷售公司持有51%的股權,經銷商新晉商持有49%的股權;9月,在上海設立汾酒銷售公司試點混合所有制改革,將國有股份比例降到40%,并引進了經銷商、財務投資者、經營團隊持股。此外,汾酒華北、華南、華東、華中、山西五大營銷區域中,已經有三大區域涉及到混改層面。
2014年11月16日,香港新恒基集團董事局主席高敬德一行到汾酒集團考察,汾酒集團董事長李秋喜陪同,雙方探討汾酒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合作問題。
最近一次是在2015年4月,汾酒銷售公司與廈門禹道實業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這家合資公司將由雙方以現金的形式出資,屬于銷售公司層面的混改。
對于目前的混改路,最大的關鍵因素之一在于國資委的態度。目前,山西省國資委100%控股汾酒集團,汾酒集團持有上市公司股本的70%,業內認為,因此國企改革方面省政府的態度十分關鍵。
近三年以來,汾酒與其他酒企一樣,進入了深度調整期,而自2016年以來,汾酒明顯強化了營銷力量——3月1日,有著多年銷售經驗的常建偉正式出任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常建偉很快對汾酒在產品、渠道、團隊、機制、傳播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調整;10月27日,山西汾酒公布了2016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4.01億元,同比增長10.57%;凈利潤4.51億元,同比增長23.52%。
而據國泰君安最新渠道調研,汾酒中高端、全國化擴張有望支撐未來三年收入加速增長。2016年汾酒省外周邊市場青花20增長良好,但因省內青花15與25尚處推廣初期,高基數下預計青花整體個位數增長,綜合看全年整體收入約增5%-10%,其中河南已超越北京成為最大省外市場,預計河南市場2016年收入超3億元、增長20%以上,主因玻汾導入基礎良好、廠商協銷及全控價模式推進順利;此外,內蒙、天津、山東、河北等地亦拓張良好。
此外,有業內人士稱,國企改革有望大幅提升汾酒凈利率水平。汾酒當前銷售費用率為 22%、稅率為29%,而民營體制的口子窖銷售費用率為14%,高管與國資共管的洋河銷售費用率為 12%,汾酒凈利率有較大上升空間,有望從當前 10-15%的水平提升至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