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孝平告訴記者,商會正在市商委、市食藥監局的指導下,籌備開展放心酒工程項目,放心酒工程面向全市所有酒類流通企業,開展重慶市誠信經營示范單位及金牌供應商的評選工作,并給合格企業頒發相應匾牌和證書。
鄭孝平表示,“放心酒工程”將整合企業,建立酒類產品溯源體系,保證消費者買到的都是真酒,商會對接相關執法部門不定期維護市場秩序,加強市場管控,使廣大消費者對商會授牌的企業放心。
記者了解到,在市商委的指導下,目前商會已從會員企業中評選出四家企業,報送中國酒類流通協會,評選國家級“放心酒工程”示范店。接下來,商會將開展市級“放心酒工程”示范店的評選,下一批國家級示范店將從市級示范店中推薦評選,這也意味著重慶市的“放心酒工程”將全面啟幕。
除了“放心酒工程”示范店的評選,鄭孝平介紹,按照商會規劃,商會將成立酒類投資公司以及酒類供應鏈管理公司,逐步建立重慶市酒類物流倉儲體系和配送服務,由重慶市酒類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為會員企業實現統一配送。
專家語錄
重慶市酒類流通商會秘書長鄭孝平:
“放心酒工程”將整合企業,建立酒類產品溯源體系,保證消費者買到的都是真酒,商會對接相關執法部門不定期維護市場秩序,加強市場管控,使廣大消費者對商會授牌的企業放心。
中國營銷協會副秘書長、白酒行業專家晉育鋒:
如今遠未到白酒行業低谷,廠商均要適應白酒行業出現的下滑通道。
縱深
量價齊升時代結束 酒商應擁抱變化
中國營銷協會副秘書長、白酒行業專家晉育鋒表示,白酒行業的新常態首先表現在量價齊升的時代結束。他介紹,在2009年全國白酒每噸價格28400元,2013年增長到41800元每噸。截至2014年11月份,白酒行業的銷售增幅首次低于了產量增幅,代表著白酒均價在下降、主流消費價格在下移。在2005年至2013年間,白酒產量同比增幅在16%~22%之間,銷售收入增幅則在24%~37%之間。在晉育鋒看來,如今遠未到白酒行業低谷,廠商均要適應白酒行業出現的下滑通道。
晉育鋒表示,白酒行業新常態的第二個表現是亞消費文化的形成,60多年來,國內消費市場已經歷了五代消費群,不難發現,每代消費者的消費觀有明顯的不同。這種亞消費文化的形成就是提醒酒業界老板們,作為管理者不要拿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喜好強加給消費者。
在晉育鋒看來,現在很多酒類企業正是以老板的喜好決定了企業推廣的方向、市場投入、預算等方面。“但是老板的喜好并不能代表消費者,過去26年來中國白酒行業看上去是成功的,但沒有任何一個白酒品牌是基于消費者需求的,都是廠商自說自話的成果。”晉育鋒說,廠商應該去適應這個亞消費文化的形成,同時亞消費文化在下一個階段一定會形成主流消費文化,這是一個不斷替換的過程。白酒行業不該沉浸在造歷史、編故事、刨土墳的謊言中。
晉育鋒建議,新常態下,首先,經銷商應該跟不同的商業伙伴結盟,不管是同業還是異業,只要消費者群是重疊的,就有結盟的可能性。其次,酒類流通應朝連鎖運營商或者是終端運營商方向發展,未來酒類行業一定會出現國美和蘇寧這樣類似的商業業態。
在第三個方面,晉育鋒認為,酒類流通應朝線上和線下的雙線融合的方向努力,而且白酒行業的雙線融合未來一定是線下的經銷商比線上更有優勢。此外,晉育鋒建議,商家應重視渠道的細分,比如,已有一些商家將全國性、國際性業務劃分為一個部門,區域連鎖一個部門、社區便利店一個部門,每個部門配專職人員。
延伸
牽手互聯網金融 助中小企業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在該次年會上,重慶市酒類流通商會與重慶博恩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互聯網金融、酒類流通企業融資渠道拓展等領域展開深層次合作。此外,還有中國銀行重慶分行、民生銀行茶園支行、建設銀行巴南支行和界石支行、三峽銀行、平安銀行等金融機構到年會現場與酒類流通商家對接溝通。金融機構的參與,意味著酒類流通商家通過商會平臺,將能在融資等方面獲得更多支持。
作為商會外的同行觀察者,重慶度豪酒業公司總經理謝麗向記者表示,在酒類流通行業,企業個兒大的不多、個體戶林立,發展起來很難。市場上行業如何自律、如何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優勝劣汰、如何做到給消費者放心而不是擔心等問題一直困擾著酒類流通商家。謝麗說,酒類流通行業需要一個行業組織,為行業吶喊,代表行業對接政府,實現市場職能,帶領行業發展。
記者了解到,原重慶市人大副主任余遠牧,以及市商委、市工商聯、市食藥監局、市民政局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出席了論壇,詩仙太白、貴州茅臺集團、宜賓五糧液集團、劍南春集團等廠家代表到會與流通企業商家交流。
據介紹,成立不足四個月,商會已吸納100余名會員。本次論壇上,詩仙太白銷售公司總經理朱勇、天子窖酒類銷售儲藏公司總經理童必建、重慶市怡飛酒類營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川、重慶子爵酒業總經理尹治民,以及致力于葡萄酒文化培訓的重慶涵予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譚志勇等酒業界大咖分別介紹了目前白酒、葡萄酒在渠道透明度,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