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之間于2014年11月17日簽署了自貿協議,中澳之間長達九年的談判終于畫上了句號。消息傳回國內,澳洲酒的進口商和經銷商都不同程度的表示歡迎,微信朋友圈里洋溢著對澳洲酒前景樂觀的觀點,傳統媒體也跟進了一系列報道和分析文章。
事實上,據廣州高樹酒業總經理劉雪飛介紹,雙方簽訂的是自由貿易協定意向書,正式協議還沒有簽訂,零關稅還得等好幾年。
目前的利好消息是,由于這一輪澳幣貶值,澳洲酒采購成本實際降低了20%。但是廣東一些澳洲酒進口商業有自己的苦惱。
廣東海關對澳洲低端酒執行“一刀切”政策?
據劉雪飛介紹,他最近有一些郁悶,明明是折合成1.6美元成本價的澳洲酒,有各種價格證明,在廣東海關報關時,被強制執行2美元報關價。
“最低2美元報關價,在關稅上,就至少增加了20%的關稅成本,顯然,對于低端酒而言,這是不合理的。”劉雪飛稱,幸虧澳幣貶值,低端澳洲酒在整體成本上,還是比2013年要減少10%以上。“澳洲酒進入中國市場除了關稅其實匯率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澳幣貶值到一塊錢兌換人民幣五塊錢以內,則澳洲酒的競爭力提升比降關稅更為明顯,進口商盯著關稅不如關注匯率變化。”澳大利亞彼得利蒙酒莊中國區代表席康稱。
劉雪飛的說法也在幾個澳洲酒進口商那里得到證實,他們對于澳幣貶值的期待,遠遠高于對降低關稅的期待,至少最近幾年是這種常態。
零關稅時代還得等幾年
根據中澳之間的框架協議顯示,澳洲對華出口的葡萄酒關稅為14%并非一兩年就能降為零,而是要4年后2019年才能真正實現零關稅。
一位澳洲酒進口商向筆者吐槽,目前中國商檢對澳洲酒的審核非常嚴格,他們的酒因為報關材料問題已經在口岸滯留了。而過去報關相對寬松。
慕琳思酒業總經理周亞霖透露:“澳洲酒的減稅要到今年4月1日以后才能落實,在這之前還需要按照14%繳納關稅。”他還表示,雖然關稅降低對降低成本有幫助,但是澳洲政府新出臺了一個政策:向澳洲出口商收取貨值千分之五的農業稅,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國政府降關稅帶來的好處。
席康分析,“中澳之間的自貿協定是一攬子協議,涉及多種物品,因此制定細化的實施方案需要一定時間,相關部門可能還沒有做好葡萄酒進口的執行標準。”
而酒業咨詢專家鐵犁則認為,中澳之間的貿易是澳洲出口中國是順差,中國出口澳洲是逆差,從國際貿易角度說,逆差國有更多的博弈條件。而且,中澳之間的經貿關系受政治影響較為明顯,中澳的自貿協定執行得如何?還需要觀察。不排除某種情況下非關稅壁壘增加的可能。
“在相對成熟的葡萄酒消費市場,如香港地區,澳洲酒和法國的酒差距很小,在香港澳洲酒占有35%的市場份額,而在中國內地則占有16-18%之間,這中間的差距就是兩地葡萄酒消費水平的差異。”一位酒商告訴筆者。
在調查中,更多的酒商認為澳洲酒進口商應該放下政策利好帶來的樂觀情緒,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上,能夠幫得上自己的只有自己。
已有大資金對澳洲酒莊蠢蠢欲動?
據劉雪飛介紹,雖然目前關稅政策非常嚴苛,但是未來始終會走到零關稅這一步,目前中國內地很多資金開始在澳大利亞活躍,他們尋求收購澳洲酒莊或者是找大企業合作。
“這些資金是為5年后布局,如果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消費趨勢是看好的,零關稅也是時間問題,那么顯然,布局澳大利亞酒和收購澳大利亞酒莊是不錯的選擇。”劉雪飛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