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水井坊(600779.SH)在上交所披露了2017年年度業績預增公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水井坊預計2017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1.1億元,同比增長約49%;營業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約8.7億元,同比增加約74%。
據了解,2016年,水井坊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2479億元,營業收入約為11.7637億元。
粗略計算一下,2017年,水井坊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5億元左右,營業收入則突破20億元。
何故?
對此,水井坊方面表示,本次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營業務的穩步增長。公司2017年有序做好產品、品牌升級,推出水井坊典藏大師版及水井坊菁翠;同時持續拓展、鞏固核心終端銷售門店,充分發揮新、老總代相結合營銷模式的優勢,并依托不斷創新的品鑒會項目,公司年度市場銷售呈現出較為穩健、良好的增長勢頭;另外,公司品牌推廣創新也取得了較好成效,品牌高端化戰略得到進一步深化。
“我們認為水井坊2017年的高速增長,驗證了公司產品力疊加精細化管理的優秀成長能力。”東吳證券在研究報告中表示,預計隨著水井坊2018年收入規模提升+產品結構改善,費用投放逐步穩定,消費稅和一次性影響利潤因素逐步消除,2018年凈利潤有望恢復至20-25%的合理水平。
不過,外界也有不同的聲音!
據《北京商報》報道,水井坊摘帽之后,目前發展勢頭良好。但從現在的產品結構看,過于偏重高端產品線,這對于企業未來平衡發展存在一定的風險。水井坊可以適當考慮將產品線下沉,這樣更有利于發揮區域白酒的優勢。
然而,資本市場似乎并沒有作出積極回應!
截止2018年1月25日收盤,水井坊收于49.76元/股,跌幅約為4.31%,至此,水井坊股價回調至50元/股以內。
一位酒企中層人士告訴《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谷君,水井坊業績預增之后,股價不漲反降,可能與其2億元訴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