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以來,張裕公司便穩定下40億~50億元的銷售額,是國內其他14家葡萄酒上市公司營收之總和。中國葡萄酒已呈現出“一家獨大”的格局。2017年上半年,張裕營業收入達到27.67億元,全行業15家葡萄酒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為53.1億元(包括張裕在內),張裕占比達到52.06%。統計中還發現,近五年來,張裕一直在15家上市公司總收入占比超過50%。
同一階段,張裕公司創造利潤為6.7億元,其他14家葡萄酒企業合計虧損4億元。
事實上,張裕葡萄酒一家獨大的地位,與白酒行業的貴州茅臺比較相似:一個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幾乎已涵蓋上市公司1/3以上的體量,第二名與之差距很大。
從發展歷史、銷售規模和市場實力來講,張裕在中國葡萄酒行業中發展遙遙領先,其“國酒”之名是不是更令人信服?
-03-專注國際化,無心“國酒”?
葡萄酒專家陳莊對《華夏酒報》記者稱,“要說葡萄酒國酒,中國更有資格擔當的是有百年歷史、實力強勁但低調穩健的張裕。不過,張裕葡萄酒志在全球,雖有國酒之實,但估計沒有爭搶之意。”
正如陳莊所言,張裕志在全球。
從全球布局來看,張裕公司通過并購以及戰略合作,目前已經實現覆蓋“舊世界”和“新世界”的法國、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亞、智利、阿根廷等全球重要葡萄酒生產國、知名產區以及優秀品牌的布局,涉及亞洲、歐洲、美洲、澳洲4大洲。
放眼全球葡萄酒企業集團,目前張裕在全球布局的范圍是最廣的。截至目前,張裕旗下已擁有法國富郎多干邑酒莊、西班牙里奧哈愛歐公爵酒莊、法國波爾多蜜合花酒莊、智利卡薩布蘭卡魔獅酒莊、澳大利亞克萊爾谷歌濃酒莊這五大優秀國際品牌。
從國際地位來看,根據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酒類貿易專業媒體《Drinks Business》發布的2017“全球十大葡萄酒品牌排行榜”(Top 10 global wine brands 2017),張裕以2016年1500萬箱(一箱9升,即1.35億升,或13.5萬千升)的年銷售量(尚未包括張裕各大海外酒莊的銷售量)排名全球第四位,而第三名嘉露(GALLO)的銷售量也是1500萬箱。
根據《Drinks Business》發布的2017“中國十大葡萄酒進口商”排行榜,以張裕先鋒國際酒業有限公司為平臺開展進口酒業務的張裕公司排名第二,2016年進口葡萄酒540萬升,距排名第一的ASC精品酒業公司的600萬升只有60萬升之遙。
不得不說,張裕的國際化程度在全球范圍也已經走在最前端了。從中國本土的葡萄酒生產企業到擁有多個國際優秀葡萄酒品牌的全球領先葡萄酒品牌運營商,這也是張裕新班子的重大使命。相比白酒行業在“國酒”上的熱鬧,這個時候,長城拿出葡萄酒“國酒”定位,或許只是戰略自我加持,專注國際化的張裕也許對此根本無心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