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近,走親訪友免不了小酌一番,蘇城眼下也進入白酒的銷售高峰。
2018年,隨著茅臺五糧液等知名酒企業三季度業績的放緩,白酒行業增長正迎來轉折,并逐漸回歸常態。同時,廠強商弱的問題日益明顯,相比于大把賺錢的知名白酒企業,部分經銷商的利潤甚至已經不到10%,社會隱憂再現。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那么這些對蘇城春節市場的供應會不會帶來影響呢?
“茅臺飛天53度的1499元,沒有漲沒有跌,不過現在都賣完了,一天就賣12瓶。”今天早上9點不到,在干將東路的一家茅臺專賣店里,記者看到店堂內依次排起了隊伍,不少人在7點就過來等候了,但最后僅有12人購買到了53度的飛天茅臺,而且每人限購一瓶。這與去年同期每人限購2瓶、一天銷量有近80箱的場面大相徑庭。
為何懸殊如此之大?
店員答復說:“其它店你去問問看,我們賣12瓶已經蠻多了,這個茅臺本來進貨就少,它今天進明天就有變化。所以廠里通知我們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
日前,貴州茅臺公布了初步核算的2018年全年數據,預計2018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75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3%。這一增速相比于2017年來說只有一半。
同樣,對于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等知名白酒企業來說,隨著2018年三季報的公布,前兩年高速增長的趨勢也都迎來轉折,并逐漸回歸常態。
而廠強商弱的問題日益明顯,相比于大把賺錢的名白酒企業,部分經銷商的利潤甚至已經不到10%。經銷商荀茂章說:“高檔酒價格都透明的,利潤現在很薄。像兩年前五糧液正常賣到500多元一瓶,基本上一瓶要賺30至50元,而現在500多元的一瓶酒只賺10到20元就賣了,因為你不賣人家賣,店多。像我們搞大批發和小批發的,甚至賺5元就賣了。而且現在經銷商庫存的酒很多,所以也是低價拋售的原因之一。”
那么春節臨近,市場上的中高檔白酒價格是否都應聲而降呢?
“像茅臺價格永遠是不會低的,因為它是控量的。其它的酒不控量,但像今年春節高檔酒銷售整個大趨勢都不好,特別像國企或者中外合資單位,包括吃年夜飯都不上白酒了。一般的廠家都把酒壓在經銷商那邊,那經銷商怎么辦呢,唯一的辦法只有低價出貨,所以就造成經銷商利潤很薄的局面。”荀茂章坦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