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醬酒熱”進入下半場,曾經火爆異常的醬酒貼牌熱出現了收緊潮。
近日,酒業家從市場層面了解到,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延續到現在,越來越多的醬酒企業發出減少或暫停新條碼開發的通知,對已開發的條碼產品展開清理,砍掉部分未達企業要求的開發品牌。
與此同時,部分原本計劃進軍醬酒開發產品的跨界者叫停了開發計劃,甚至一些醬酒開發商已在考慮“清盤”,甚至退出。
從廣撒網、大招商到砍條碼,眾多醬酒企業為何一改前態?從蜂涌而入到駐足觀望、“清盤”退出,醬酒開發商遭遇了什么?在這場醬酒條碼“瘦身”運動的背后藏著什么信號?
01、醬酒企業集體“瘦身”成通識
“釣魚臺、貴州醇、丹泉、金醬、夜郎古等醬酒品牌都在收緊新條碼的開發,其他小品牌也有這個苗頭。”有貴州酒業人士這樣告訴酒業家。
酒業家梳理發現,從去年的第四季度開始,醬酒產品的開發潮已然止步:去年11月底,釣魚臺酒業向經銷商發出通知,2022年內,其60噸以下開發品將“自由組合”,組合后年合同量不低于60噸,廠方同意續簽后可保留一支條碼;在此之前,貴州醇、枝江酒業已發出在2021年10月23日起暫停開發產品招商和新增條碼審批的通知,對定制、貼牌類產品關上大門;緊拉著,金醬、夜郎古等也在減少和停止新條碼的開發……
“未來,收緊條碼開發的醬酒企業將越來越多,這是醬酒發展必然會經歷的一個階段。”一位茅臺鎮酒業人士對酒業家表示。
可以說,聚焦主流品牌、收緊條碼開發已成為當下醬酒頭部企業的通識。
以釣魚臺酒業為例,早在2019年,釣魚臺就已經逐步放緩開發節奏,并在2019年收回專銷條碼60多個,2020年再收回30個以上。對此,釣魚臺酒業總經理丁遠懷曾表示,縮緊條碼,加大理順市場銷售、品質服務的力度,看重的是更長遠的發展。
金沙酒業同樣如此。在2021年1月17日金沙酒業經銷商大會上,金沙酒業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道紅宣布對摘要品牌嚴格施行“三限一停”管理要求,全年配額2000噸,限制招商數量,并停止所有品牌條碼開發。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金沙摘要酒單品實現回款達到37.6億元,而這一數據在2020年僅為14.69億元,同比增長156%。
“從企業管理角度來看,開發產品在外觀、產品規格、價格等屬性與品牌本身的產品系列往往存在較大差異。這種差異,可能對酒企產品序列、定價模式和品牌塑造帶來不利的影響,加大酒企管理的難度,因此丹泉酒業一直在收緊新條碼的開發。”一位接近丹泉酒業的人士也表示。
在品牌管理專家、九度咨詢董事長馬斐看來,未來醬酒品牌集中化會越來越明顯,尤其是頭部企業的集中更加明顯,“茅臺獨大,習酒、郎酒會牢牢掌控第二陣營,然后就是國臺、金沙、珍酒、釣魚臺等,之后的競爭會異常激烈。這樣那些不知名的,打擦邊球的開發品牌將會被淘汰。”
02、產品滯銷+基酒漲價,醬酒開發商不能承受之痛
不僅是酒企在收縮醬酒開發產品的條碼,酒商對醬酒開發產品的熱情同樣在消退。
“條碼收緊就收緊吧,就算被砍掉也無所謂,這批酒賣完后還做不做這個產品都是個問題。得知醬酒企業正在收緊新條碼的開發,河南盛世裕豐商貿總經理周斌并不在意。
據周斌介紹,早先因看好某款醬酒,他找到廠家開發了一款產品,通過長期的培育成功打開了當地市場,這款產品也為他帶來了不菲的利潤。然而,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形勢急轉直下,這款開發產品已無法再為他帶來利潤。“我開發的產品此前在當地是很受認可的,但現在滯銷嚴重,根本賣不動。”
酒業家此前調研了解到,去年下半年以來,河南、山東、廣東、北京、貴州、四川、安徽等地的醬酒市場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最近幾個月,很多品牌幾乎沒有銷量,現在很多終端店醬酒一天都開不了一單。不少品牌醬酒都出現價格倒掛的現象,開發產品更是重災區,有很多人都在拋貨。”河南酒商王先生告訴酒業家。
與周斌合作的醬酒企業,并非頭部品牌,正處在一眾滯銷品牌序列之中。不僅如此,基酒的輪番漲價也成為壓跨周斌及一眾開發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去年年初至今,廠家基酒價格已經漲了30%以上,但消費端并不接受漲價,如今開發產品不僅賣不動,利潤甚至還不如代理廠家主流產品了。”周斌告訴酒業家,此時,他已經在猶豫之后還做不做手上的開發產品了。
無獨有偶,來自北京的準酒商厲先生同樣處于觀望之中。“現在的市場行情,實在是看不清楚到底該不該去開發一款(醬酒)產品,或者是找哪個(醬酒)品牌去開發。”厲先生并非酒圈人士,在去年7月醬酒正熱時曾輾轉來到茅臺鎮考察,想找一家靠譜的酒企合作開發一款產品,跨界開啟第二主業。然而,還未曾選定合作的酒廠,醬酒熱便開始降溫,產品開發計劃便不得不擱置下來。
周斌和厲先生的顧慮并非個例,隨著醬酒熱降溫、廠家頻繁提價,醬酒產品開發已非曾經的“香餑餑”,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選擇終止與品牌方的合作,未入局的準開發商也有不少從雄心勃勃變成舉棋不定。
“某品牌醬酒價格嚴重倒掛,2022年續簽合同的經銷商、開發商不足原來的一半。”上述河南酒商王先生向酒業家表示。
在安徽酒商張先生看來,被開發商拋棄的品牌往后可能會越來越多,“去年下半年好多想開發新產品的酒商最后都偃旗息鼓了,有的合同都簽了最后不了了之,賣完最后一批酒就準備撤出的開發商也不少。”
至于終止開發產品的原因,無外乎是對醬酒未來的形勢不看好,以及廠家的頻繁漲價傷害到了開發商的積極性。
“很多醬酒開發產品純粹是在收割開發商,廠家是掙到錢了,但開發商的貨完全賣不出去,全砸在手上。盲目的開發新條碼不僅坑害了開發商,還會影響品牌的美譽度。”張先生憤憤不平地說。
“經過去年的市場教育,消費者和代理商都對醬酒品牌和品質有了一定的認知度,在開發產品時也將更加謹慎了。”四川八開酒業總經理劉琦認為。
“去年下半年以來,明顯可以感覺到醬酒開發產品的設計訂單有所減少。”段高峰醬酒包裝設計工作室創意總監段高峰對醬酒開發產品的收緊潮有著最直觀的感受。(原標題:砍條碼、清盤、退出……誰推倒了醬酒貼牌的“多米諾骨牌”?丨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