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著的傳承”為口號的水井坊,近期因一則勞動爭議判決書引發關注。
因拒絕支付離職員工張某約定金額27.6335萬元的補償金,張某提起仲裁,仲裁委員會裁決水井坊需一次性支付張某該經濟補償金。
水井坊不服仲裁裁決,提起訴訟,不僅拒絕支付張某經濟補償金,還要追討已經支付的績效獎金約12萬元。經過一審、二審判決駁回水井坊上訴要求。
搜狐酒業就目前是否支付張某補償金等事宜詢問水井坊,截至發稿未得到回復。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水井坊二審敗訴 近三年涉及勞動爭議23起
離職員工張某與水井坊原本約定好的離職補償金,卻因水井坊的“反悔”對簿公堂。
中國裁判文書網日前發布的《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張某勞動爭議二審民事判決書》顯示,2016年7月1日起,張某擔任水井坊創新部經理崗位。
2017年1月19日,張某因個人原因向水井坊遞交了《離職申請》,同時填寫了《員工離職申請表》及《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約定最后工作日為2017年1月31日,水井坊在協議書中同意在張某妥善辦理所有工作移交手續后支付乙方經濟補償金計人民幣27.6335萬元。
半年后,2017年8月7日,張某向成都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要求水井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27.6335萬元及2017年1月31日前的績效獎金4.05萬元。
經過仲裁,水井坊需以現金形式一次性支付張某經濟補償金27.6335萬元,駁回張某的其他仲裁請求。
水井坊之后提起訴訟,要求無需支付張某經濟補償金人民幣276335元,同時要求張某退還水井坊支付的2017年1月31日前的績效獎金129055元。
最終經過一審、二審判決,駁回水井坊上訴要求。
搜狐酒業查詢發現,從2015年至2018年期間,水井坊涉及多起勞動爭議,裁判文書網公布的相關二審判決書約23則。
不同的是,之前的勞動爭議多以主動協商、員工撤訴結束,而這一次水井坊卻選擇了不斷上訴,最終以二審敗訴告終。
銷售費用高達6.5億 現金流大幅下滑存風險
水井坊目前在職員工約1200人,2018年三季度報顯示,應付職工薪酬約0.46億元, 與2017年前三季度的0.42億元相差不大。
與幾乎沒有變動的員工薪酬相比,水井坊的銷售費用卻在大幅提升。1-9月水井坊共花費6.5億元,同比上漲78.56%,這一費用占到當期營收的30%以上,是凈利潤的1.4倍。
對于過高的銷售費用,水井坊此前回復搜狐酒業表示,銷售費用的投放相對公司較快的銷售業績增長是偏低的,目前的費用投放比率符合水井坊預期。
2017年以來,水井坊一直寄希望進入高端陣營。除了對標茅臺和五糧液的菁翠、典藏大師版,1月7日,水井坊推出兩款新品:晶豬賀歲和典藏大師版金獅裝,分別定價2399元和1088元,進行限量發售。
水井坊的高端化也帶來了業績的增長,公司2018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21.39億元,同比增長45.36%;凈利潤4.63億元,同比增長90.15%。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2018年第三季度營收、凈利潤分別為8.03億元和1.96億元,同比上漲為21.5%和34.7%,遠低于上半年的增長幅度。
大幅下降的現金流量也為經營增添了風險。2018年1-9月,水井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僅為1.47億元,同比下降60.33%。而作為酒企“蓄水池”的預收款項僅為0.37億元,同比下滑78.39%。公告顯示,主要系年初收到為春節備貨的預收款較多所致。
“每一杯都是活著的傳承。”在水井坊官網首頁,傳統文化成為其營銷的重點。業內人士表示,從冠名國家寶藏到成立非遺基金等,水井坊大打文化牌,而在宣傳“傳承文化”的背后,如何做到應有的社會責任,保持良性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引起水井坊更多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