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啤酒日趨飽和的大背景下,中國精釀啤酒市場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好。近日,荷蘭合作銀行發布的“精釀啤酒將跨越長城”報告顯示,中國啤酒市場呈現高端化的發展趨勢,精釀啤酒增長顯著,有望在未來取得矚目的市場表現。
報告顯示,目前,精釀啤酒在上海、北京、廣州三地市場表現出色。中國千禧一代消費者擁有與其他國家同齡人相似的消費觀念,對精釀啤酒表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荷蘭合作銀行倫敦分行食品與農業研究部的高級分析師Francois Sonneville表示,“無論對于進口精釀啤酒,還是使用進口原料的國產精釀啤酒,亦或是使用國產原料的國產精釀啤酒來說,這都是極佳的發展契機。”
資料顯示,我國精釀啤酒目前還處于萌芽階段。豐收精釀相關負責人王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所有小型精釀啤酒廠總體產能對于小型啤酒廠個體來說還算不錯,但對于中國整個啤酒市場來說幾乎可以忽略,市場占有率不到1%。
我國主流啤酒廠商目前都沒有做精釀啤酒。王睿表示,精釀啤酒和一般工業啤酒對企業的管理結構、渠道鋪設有不同的要求,目前的主流啤酒企業主要鋪設商超等渠道,非?粗劁N售業績,不會花費大力氣重新鋪設酒吧等渠道銷售精釀啤酒。
而相比之下,國外精釀啤酒一直蓬勃發展。自上世紀70年代,以美國為代表的精釀啤酒文化迅速崛起,據美國釀酒師協會給出的數據,2015年美國精釀啤酒市場規模比2014年逆勢增長了16%。 此外,美國精釀協會的數據顯示,美國的精釀啤酒制造商達到了自1873 年以來的歷史最高,5005 多家制造商生產著超過3 萬種不同口味的啤酒,而這種增長還在繼續。
王睿表示,美國精釀啤酒市場份額占到20%,而中國不到1%,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此外,精釀啤酒在中國的發展有兩大基礎,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到國外留學工作,他們回國之后會偏好精釀啤酒,二是消費升級的趨勢下,中國消費者越來越追求高品質的生活,選擇精釀啤酒。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中國啤酒市場洗牌的格局已定,各廠商地位較為確定,且大眾啤酒市場已經飽和,隨著消費升級和人們個性化的需求,中國精釀啤酒市場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正是看好這個趨勢,越來越多的小型啤酒廠正在加入這個領域,但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啤酒行業專家方剛表示,現在國內“原漿”、“精釀”亂成一鍋粥。在一樣的品質情況下,誰吹得牛,就有可能殺出一條路。甚至有些廠商用塑料桶裝啤酒,從發酵罐里面裝了就賣,號稱精釀,沒有技術品質支撐,沒有穩定性保證,沒有監管。
此外,精釀啤酒價格遠高于一般工業啤酒,要提高精釀啤酒的普及率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數據顯示,精釀啤酒的出場價格約為一般工業啤酒的3-10倍,大多數為5倍左右。
王睿也表示,除了不斷迎合消費者需求,精釀啤酒未來發展中還面臨行政許可、技術研發、進口原料供應部穩定且成本高,消費場景限制等諸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