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大股東,卻欲斥資1.57億元承接上市公司的虧損資產,資金從何而來?
在深交所直截了當的問詢下, *ST皇臺(000995.SZ)12月23日晚披露問詢函回復公告,答案才得以揭曉:公司大股東上海厚豐提供的《借款協議》顯示,深圳市云柜網絡有限公司(下稱“云柜網絡”)將向上海厚豐提供人民幣3.07億元借款,借款年利率為6%。
低息融資的背后是,云柜網絡與*ST皇臺存在交集。天眼查數據顯示,趙忠義持有云柜網絡70%的股份,并擔任深圳中幼教育董事職務,而深圳中幼正是*ST皇臺籌劃重組的標的公司。
于是,出現了有意思的一幕,*ST皇臺12月23日晚披露對深交所的回復,次日再次收到交易所的關注函,要求公司“穿透披露交易對手方的資金最終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年底上市公司集體“沖業績”遭到了一線監管的嚴防死守,除了頻頻接到問詢函和關注函外,部分公司因此放棄了原有計劃,電廣傳媒(000917.SZ)終止出售徐悲鴻名畫便是典型。
12月24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數次聯系*ST皇臺董秘,但是未能獲得明確答復。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老賴”借債保殼
12月23日晚間,緊鑼密鼓實施保殼的*ST皇臺披露了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修訂稿),擬將其持有的甘肅唐之彩69.55%股權轉讓給大股東上海厚豐,交易價格為1.57億元,全部以現金支付。
在此之前,*ST皇臺已經連虧兩年,2016年、2017年凈利潤分別為-1.21億元、-1.84億元。
近年,*ST皇臺一直掙扎在保殼邊緣,同時內部治理較為混亂,2015年虛增500萬元利潤,2016年遭到公司二股東連環起訴,2017年卷入多起供應商欠款糾紛,今年上半年又被曝出6700萬庫存酒消失。
“*ST皇臺整體償付能力較差,虛增利潤曝光后也有投資者聯系維權,但是考慮到上述原因,并未接手。”12月24日,華東某律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進入2018年后,*ST皇臺經營仍未有起色,今年前11月凈利潤為-5147萬元,今年三季末貨幣資金僅有45.22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78.5%。
為了規避退市風險,*ST皇臺拋出了一攬子自救計劃。首先,對外轉讓涼州皇臺100%的股權,其次將葡萄酒業務相關的資產整合注入甘肅唐之彩,最后將甘肅唐之彩69.5525%的股權轉讓。
不過,*ST皇臺也表示,“上市公司葡萄酒業務近年來持續虧損,短期內難以實現扭虧為盈,該部分資產并非上市公司優良資產,短期內難以在市場上尋找到合適的第三方承接該部分資產。”
于是,*ST皇臺大股東上海厚豐只能自己出手,計劃以1.57億元的代價接下虧損的葡萄酒資產。這筆“虧本買賣”,無疑是為了*ST皇臺保殼。
更為尷尬的是,上海厚豐日子也不好過。今年11月,*ST皇臺自己查詢后才發現,上海厚豐因未履行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相關生效法律文書規定的義務,且存在“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之情形,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作為“老賴”的上海厚豐,又從何處籌集上述1.57億元的“接盤基金”?在深交所追問下,*ST皇臺不得不給出答案。
上海厚豐向上市公司提供了一份《借款協議》,該協議顯示,深圳市云柜網絡將向公司提供3.07億元的借款,借款期限為2018年12月27日至2019年12月26日。
關聯保殼遭嚴管
上海厚豐已被列為“老賴”,借錢風險較大,同時融資出讓方也會坐地起價,但是上述借款年利率僅有6%,云柜網絡又是什么背景?
天眼查數據顯示,云柜網絡大股東為自然人趙忠義,持有公司70%的股份,同時此人還在深圳中幼國際擔任董事一職。
而中幼國際正是*ST皇臺的重組標的,*ST皇臺曾經計劃以2.5億元取得該公司控制權。
于是,出現了戲劇化的一幕。*ST皇臺12月23日晚剛剛就資金來源等問題作出回復,次日再次收到了深交所關注函。
深交所關注的焦點便是上述關聯關系,要求*ST皇臺“穿透披露交易對手方的資金最終來源,直至披露到來源于相關主體的自有資金(除股東投資款外)、經營活動獲得資金或銀行貸款。”
*ST皇臺的經歷并非個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今年底,*ST藍科(601798.SH)、*ST雙環(000707.SZ)和ST昌九(600228.SH)便因出售子公司,接連遭到交易所問詢,而資金來源正是交易所的關注焦點之一。
“通過關聯交易出售資產,以此改善利潤報表、實現保殼的方式,預計短期內仍避免不了。”12月24日,成都某私募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在上述私募負責人看來,身具一線監管職責的交易所對此類交易的態度如何,會對整個市場產生一定示范效應。“不排除上市公司因壓力過大,主動放棄原有計劃的可能,比如終止出售名畫的電廣傳媒就是典型。”其表示。
電廣傳媒早前公告,旗下子公司以2.088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徐悲鴻的著名油畫《愚公移山》,若此次交易成功,公司將規避掉“戴帽”的風險。更為巧合的是,接盤方同樣是其關聯企業湖南廣播電視臺。
直至本月21日,電廣傳媒以“為從根本上避免曲解與猜測”為由,公司經與湖南廣播電視臺審慎協商,雙方決定終止本次藝術品交易。
從監管路線可以看出,對于今年賣房、賣畫和賣股權的集中“沖業績”保殼行為,交易所問詢和關注力度只增不減,這無疑為ST板塊公司年內能否順利保殼,增加了更多變數。
監管壓力下,*ST皇臺會否就此放棄本次資產出售?公司是否存在第二套“保殼方案”?12月24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數次聯系*ST皇臺董秘,但是未能獲得明確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