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老窖用股價上漲證明了自己“茅五瀘”的身份地位。記者發現,截止11月14日收盤,瀘州老窖股價較年初開盤已大漲103.7%,每股報收65.58元,漲幅僅次于五糧液的114.98%和貴州茅臺的107.3%,比洋河股份的 59.9%高得多。11月13日盤中,隨著股價飆升至每股69.1元,瀘州老窖的市值還一度突破千億元,達到了1012億元的新高。
投資機構的看好是瀘州老窖市值一再攀升的主要因素。Wind統計數據顯示,自去年以來,大量資金涌入白酒上市公司,排名前三的分別是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不到兩年時間內,瀘州老窖資金流入額高達404.83億元,是洋河股份的一倍。
截至第三季度,仍有不少機構在加倉瀘州老窖的股票。如今年上半年并沒有進入前十大股東隊列的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基金,第三季度持股比例躍升至0.69%,排名第七。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第三季度增持341.88萬股,成為第三大股東。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自2015年進入前十大股東后,仍持股2093.75萬股,是第四大股東。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基金持股比例較上一季度增加0.07%,依然是第五大股東。
機構之所以青睞瀘州老窖,主要還是因為其成績單靚麗。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瀘州老窖實現營業收入72.8億元,同比增長23.03%;凈利潤19.97億元,同比增長33.11%。增速比洋河股份高得多,僅次于貴州茅臺和五糧液。今年前三季度洋河股份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速分別為15.08%和15.34%。
與自身相比,瀘州老窖的業績增速也在明顯加快。2016年前三季度,瀘州老窖的營收增速及凈利潤分別為17.3%和13.72%。2015年前三季度,這兩個數據分別為5.02%和6.09%。而2014年同期,增速還處于放緩狀態。
對此,招商證券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董廣陽分析說,瀘州老窖的利潤符合預期,收入超預期。第三季度,瀘州老窖四川、華北華中、華東市場的收入增速與第二季度相比均有一定程度提升。其中,華北華中市場增速從50%大幅上漲到80%,華東市場從45%上升至60%。在經銷商數量和終端門店持續增長,經銷商打款任務已完成的背景下,預計第四季度將有30%左右的增長。
瀘州老窖成績單靚麗有行業整體回暖的因素,來自高盛高華證券的數據顯示,由于工業和商業活動復蘇、消費者收入上升帶動消費升級,白酒行業已進入復蘇的第三階段,表現是利潤率和盈利能力的上升。今年1到9月,國內白酒企業總收入同比增長29%,高于上半年20%的增速;凈利潤增長42%,與上半年的25%相比,加速明顯。
行業回暖是一方面,更多的還是瀘州老窖團隊所做的努力已經奏效。國海證券研究員余春生表示,2017年以來國窖1573實現量價齊升,主要得益于新任團隊董事長劉淼和總經理林鋒上任后進行的一系列改革,效果顯著。截至目前,瀘州老窖已經搭建起“四總三線一中心”的營銷組織架構,設立全國“7大營銷服務中心”,強力推進“直分銷”模式,明確五大單品戰略,這是瀘州老窖實現量價齊升的關鍵。
方正證券在研報中表示,2015年臨危受命的瀘州老窖新任管理層,在過去三年的時間里重新梳理發展戰略,聚焦核心單品,嚴厲管控價格,注重終端渠道的扁平化,提高經銷商的積極性,才取得了目前的成效。
劉淼、林鋒這對搭檔同屬于少壯派,兩人都來自瀘州老窖基層,經驗豐富。2015年高升后,劉林合力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在品牌、產品、渠道、營銷模式等方面進行梳理,開展產品瘦身運動,資源向國窖1573、特曲、窖齡、頭曲和二曲五大單品系列傾斜,在經銷模式上用采用直分銷模式,實現了各方利益的捆綁、資源整合和團隊的穩定。
數據顯示,瀘州老窖總經銷產品的條碼數量最高峰時曾達到7000多個,2015年上半年依然為3000個,但到今年一季度已經降低至430多個。劉淼曾表示,由于品牌瘦身和內部體系建設成果顯著,瀘州老窖的效率已經在2014年的基礎上提升了三到五成。
在此背景下,2015年瀘州老窖業績增速開始進入正向增長的通道,今年以來增速更是越來越快。按照現在的增速發展看,瀘州老窖今年有望重回百億俱樂部的隊列。11月1日,劉淼在股東大會上表示,瀘州老窖在2016年完成83億元營收的基礎上,今年能夠良性回歸100億元營收。2018年的增速預計比20%還要高,2020年有望實現300億元的營收目標。
對于瀘州老窖未來的發展,機構普遍樂觀,紛紛給予了買入評級。高盛高華證券表示,由于瀘州老窖高端產品增長強勁、產品結構向中高端傾斜,因此建議買入瀘州老窖。招商證券表示,隨著茅五批發價上行,國窖1573具備較快增長的潛力,繼續看好千億市值目標,給予強烈推薦的評級,目標價72元每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