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口子窖(603589.SH)公開了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接近32.08億元,同比增長18%左右;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為11.41億元,同比漲幅在26%以上。
資料顯示,口子窖作為為數不多的民營控股白酒企業之一,其產品也分為高檔、中檔、和低檔白酒,其高檔酒主要代表品牌有五年窖、六年窖、御尊、小池窖、十年窖、二十年窖、三十年窖,價格在100到1500元一瓶不等,供消費者選擇空間較大。
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口子窖高檔白酒銷售收入約為30.41億元,同比增長21%左右;
中檔白酒銷售收入約為7659萬元,同比下滑15%左右;
低檔白酒銷售收入約為5539萬元,同比下滑22%左右。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高檔酒仍作為口子窖的“主力軍”,是驅動其營收增長的主要引擎,同時,口子窖也在順應消費升級的市場趨勢,增加高附加值產品的推廣,減少低毛利產品的配比,優化其產品結構。
數據顯示,目前口子窖高檔白酒銷售占比高達95.84%,雖然中、低檔酒銷售收入下滑對其業績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高檔酒營收增長與銷售占比提高仍拉動整體業績向上增長,且毛利水平不斷提高。
此外,從分地區看,報告期內口子窖安徽省內市場實現營收26.16億元,同比增長17%左右;
安徽省外市場實現營收5.57億元,同比增幅在25%以上。
省內省外營收均穩步增長,同時,省外營收漲幅超過省內,省外市場開拓進程進一步提速。
對此,業內人士向《五谷財經》特約、獨家撰稿人王詣予表示,口子窖發展布局向來求穩,更加注重其“大本營”安徽省內的市場份額以及品牌競爭力。
近年來,口子窖不斷下沉其銷售渠道至省內縣鄉鎮市場,打好渠道基礎,繼續堅持省內市場的深更布局;
在省外,口子窖基本采取一地一策的營銷機制,與其他區域性酒企大力推進全國化相比,口子窖在省外市場反而進行戰略收縮,淘汰不具發展潛力的經銷商,看似略顯“保守”,實則優化渠道,在全國性酒企渠道下沉、收割市場份額的沖擊下,口子窖省外營收反而穩中有升,這正是得益于其穩健的經營體制與扎實的渠道基礎。
“口子窖的扁平化經銷商制度之下,經銷商負責市場推廣,企業將大部分利潤讓于經銷商管理,極大的保證了經銷商的利潤。”業內人士稱。
當然了,口子窖穩固經營發展離不開管理層的帶動,口子窖董事長徐進也是以低調而“聞名”,很少接受媒體采訪,幾乎不參與企業外的活動,更是將其低調穩健作風帶給整個企業團隊,專心于口子窖的經營管理與營銷機制。
“為人低調的徐進在經營模式上卻十分大膽:敢于整合資源,以不同模式來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又敢于在酒企加碼全國化的同時戰略收縮省外市場,正是這種大膽的作風和低調的性格,讓口子窖在行業發展中能夠應對行業的沖擊,但同時又呈現平穩有序增長的態勢。”業內人士指出。
但在口子窖穩健的業績背后,也存在些許波動。
數據顯示,2018年初至第三季度末,口子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為3.98億元,同比降幅在50%以上;
同時,就在經營現金流量凈額持續走低的情況下,其大股東質押股權也為外界所詬病。
據口子窖10月24日最新發布的關于股東股票質押展期的公告,其股東朱成寅先生分別于2016年10月24日和11月18日將其持有的占總股本比例分別為0.22%和0.44%的限售流通股都質押給了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用于辦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
2018年10月22日,朱成寅先生又將上述兩次股票質押的原購回交易日從2018年10月23日和11月16日展期1年,更為2019年10月23日和11月15日。
此外,截止至2018年10月24日,口子窖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尚質押口子窖股份9085.57萬股,占其合計持股總數的 31.88%,占口子窖總股本的 15.14%。
“本次質押展期主要系個人原因。朱成寅先生資信狀況良好,具備良好的資金償還能力,還款來源包括其自有資金及其投資收益等,質押風險可控,不存在實質性資金償還風險,不會引起朱成寅先生對其所持公司股份的表決權的轉移,也不會影響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的控制權。”口子窖方面表示。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大股東大量質押對企業是利空的行為,一方面體現了大股東現金流不足,需要大量質押補充資金;
另一方面,如果股票市場狀況不好,質押的股票會有被平倉沖擊股價的風險,惡性循環,導致股價大幅下跌。
同時,口子窖第三季度預收款項期末余額也較期初余額有所下降,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期末口子窖預收款項約為5.72億元,較期初下降33%左右;
對此,口子窖方面解釋為部分期初預收的貨款本期已銷售發貨所致。
業內人士則向《五谷財經》特約、獨家撰稿人王詣予表示,從預收款項這一財務指標,可以從經銷商的角度看出他們對白酒行業未來的發展預期,同時,預收款項下降也預示著經銷商庫存增加以及資金周轉方面的壓力,對品牌未來的市場預期并不強烈。
口子窖定位于中高端,在安徽本省憑借其穩步增長的中高端品牌產品,在與其他徽酒的競爭中優勢已經逐步顯現,甚至表現出趕超古井貢酒的勢頭;
但其產品的未來成長與發展潛力,以及在全國市場的推廣還有待觀察,同時其大股東大量質押所持股票,資金流量不足,還有待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