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國產葡萄酒龍頭企業張裕發布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酒業家·葡萄酒財經記者從報告中獲悉,2017年第三季度張裕實現營業收入10.3億元,同比增長0.91%,凈利潤1.46億元,同比下降1.04%。
此前,張裕在中報里披露了凈利潤下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上升影響。
據葡萄酒財經記者了解,張裕今年在海外和國內市場都進行了戰略布局,5月完成了5年內的第4次收購,以收購智利貝斯酒莊旗下三家公司股權,出資4082.76萬美元現金持有魔獅葡萄酒85%的股權,合資設立了智利魔獅葡萄酒簡式股份公司。
中金證券在研究報告中表示,張裕在智利布局優質葡萄酒資源將為其帶來更加長期的成本競爭優勢,將逐步從國產品牌主導運營的單一葡萄酒品牌企業過渡到全球品牌整合運營的發展模式,結合中國巨大的市場機會,張裕當前單一品牌風險會持續降低,多品牌多產品組合的優勢會逐步顯現。
同時,張裕在繼續加大品牌投入,降低渠道促銷支出,減員增效,打造核心經銷商,可以看出,張裕正在打造以優質產品和全球品牌為核心競爭力的葡萄酒龍頭,短期的營收和利潤調整不足為懼,品牌競爭力和培育產品的能力仍然存在。
針對張裕今年以來凈利潤下滑的現象,深圳智德營銷總經理王德惠表示,“張裕很多方面的戰略是合理的,比如面向全球布局產業,掌控原料之爭,其實未來葡萄酒之爭就是原料之爭,張裕某些產品和品牌的銷售也在往外走,雖然只有1個多億的量,那么為什么整個利潤沒有上去,是因為現在正處于整個市場新布局的投入期,還沒有到回報期,前期的海外收購還未釋放出價值,解百納的升級版還未正式推出,傳統市場也正處于調整中,還未釋放出新的價值。”
王德惠認為,目前整個國產葡萄酒面臨的市場環境都比較艱難,依然處于調整期,“我認為至少還需要3至5年的調整期,如果國產酒的品質能夠獲得主流市場的認可,意味著調整期的結束,像張裕這樣的國產葡萄酒代表企業,也處于調整的關鍵時期,需要從產業全新布局、產品結構重新梳理和嘗試新營銷模式3個方面去做戰略調整,提升產品質量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