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主辦、微酒承辦的“2016年酒業經銷商轉型之道——大品類與新商機”論壇在福州萬達威斯汀酒店盛大舉行。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在論壇上受到與會廠商的高度關注和贊譽,經過激烈的投票角逐后,榮獲“2016年中國酒業品類領袖獎”。 與茅臺一同獲此殊榮的還有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中國白酒行業的領軍企業,國酒茅臺一直以來都在引領行業發展、促進社會經濟、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開展了多項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在引領行業發展方面,茅臺集團一直在深入研究、不斷前行,為中國酒業的發展與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日前,由貴州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主導制定的國家標準——《醬香型白酒》(GB/T26760-2011),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組織的“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中榮獲三等獎。茅臺集團參與主導制定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并被全國廣泛采用,充分彰顯了國酒茅臺在中國醬香型白酒方面絕對的領先優勢。
在促進社會經濟方面,茅臺集團始終堅持在公司做大做強的同時不忘回饋社會,在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崗位、增加政府稅收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今年1至8月,茅臺集團完成白酒產量69400噸,同比增長25%,其中茅臺酒3.6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08億元,同比增長15%;完成增加值277億元,同比增長13.9%;利潤總額164億元,同比增長6.7%;上交稅收98億元,同比增長23%。以茅臺為龍頭的全省白酒產業增加值首次位列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首位。公司產業關聯度高、帶動性強,對地方經濟發展帶動效應日益顯現,對全省工業增長和稅收增收等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茅臺集團更是不遺余力、不計代價的連續投入。多年來,茅臺集團一直秉承“大企業有大擔當”的理念,以企業的力量,回饋社會。2012年以來,茅臺集團累計捐贈5.8億元,幫助10多萬名貧困學子圓夢大學;捐資1575萬元,為西部地區150萬名農村小學生捐贈《新華字典》;捐資1900萬元,在貴州省部分農村小學建設100所“國酒茅臺•希望食堂”;出資2100萬成立“心基金”,定向救助60個貧困縣,10000個孤兒和10000個貧困家庭;先后四次率隊赴幫扶縣道真縣考察調研,共商發展大計,制定幫扶方案。直接捐資3000萬元,貼息捐資5000萬元,協調銀行貸款3億元,支持道真縣建成公路800公里……
正是通過對行業發展的不斷引領、對經濟發展的突出貢獻以及對社會責任的切實履行,國酒茅臺這個民族品牌的形象愈加的鮮明、豐滿,也證明了此次茅臺榮獲“2016年中國酒業品類領袖獎”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