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十月,收獲的季節。前三季度,安徽宣酒集團交出的答卷依然精彩,產銷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幅。
在白酒行業“寒冬未融”的大背景下,宣酒集團逆勢上揚的業績,創造了令人矚目的奇跡。在董事長李健的眼中,奇跡背后的奧秘并不神秘:宣酒集團改制發展11年來,一以貫之品質品牌建設,一步一個臺階構建企業文化體系,一個又一個目標凝聚成為一個總目標——“百億宣酒夢”!
“調轉促的本質就是變革與創新”
2015年,對于宣酒集團來說,非同尋常。對于掌門人李健而言,更是有著不一般的意義。
去年,是宣酒集團改制十周年。這一路,宣酒從敬亭山下發韌,成長為“江南白酒之王”;再跨過長江,北進、東擴,進入安徽白酒第一陣營,成功樹立了安徽“中檔白酒領導者”的形象。李健說,十年是一個里程碑,我們完成了塑造“宣城品牌”、“安徽品牌”的目標任務。在十年積累的基礎上,2015年是新的開端,更是“百億宣酒”戰略最關鍵的一步。
這一步怎么走?李健已胸有成竹,“近年來,宣酒面對新常態,不斷變革與創新,其基本脈絡就是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他對全省、全市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動員大會精神,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可以說,我們的做法,與市里的目標、重點完全吻合,調轉促的本質就是變革與創新。”
“調結構就是戰略聚焦”
調結構,宣酒調整的是戰略部署,優化的是產品結構。
2013年以來,集團幾乎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魄力,“砍”掉了全部低檔白酒,并逐步縮減了高檔酒產品,戰略聚焦于一款主打產品。
李健稱這一次戰略調整為集團的新抉擇,“白酒行業的新常態,我的理解就是市場的理性消費,對每一個白酒企業來說,這是危機也是機遇。”而他,看到了機遇所在,那就是“大眾白酒春天的到來”。
當斷則斷,李健做出了抉擇,聚焦“中檔白酒領導者”的定位,專注做好中國“宣酒”這一品牌,為市場提供性價比最優的白酒。這不是意氣用事的冒險,而是基于十年經驗的累積、市場的耕耘,對行業態勢精準的判斷。
這一次抉擇,市場檢驗最有說服力。據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發布的《安徽省白酒市場銷售情況調查報告》,在中檔白酒中,宣酒銷售量市場占有率高達59.1%,居中檔白酒銷量第一名。
“轉方式就是構建現代管理體系”
轉方式,宣酒轉變的是管理方式,以“互聯網+”思維,構建“以人為本”的現代企業管理體系。
在宣酒集團,李健親手打造了以高管團隊為龍頭、中層干部為骨干、全體員工為成員的學習型組織。在長期的學習交流中,集團上下統一了目標——“為員工創造幸福”。
“這絕不是一句空話,我們確實做到了承諾的每一條,讓每一名員工感受到凝聚力,從而激發戰斗力,形成向心力,匯聚成發展合力。”“幸福八條”、“金手銬”、“金跑鞋”、“金降落傘”、“6e3s目標管理”、“卓越績效管理”……這些新詞,李健賦予其獨特的宣酒內涵,形成了“幸福民企”樣本的企業文化。
現在,逐步凝聚而成的“聚焦、正直、坦誠、極致”八個字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在宣酒集團已是深入人心。李健是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德•德魯克思想的忠實追隨者,他信奉“戰略是做對的事情,執行是把對的事情做好。”管理上,他強調馬上就辦、立即就干,落實到位、執行到底,關注細節、及時跟進的執行力。
李健說,“文化是企業之魂,管理是企業之基,我們努力把這兩者融會貫通,建成有宣酒特色的現代管理模式,讓每一名員工發揮創造力,找到成就感。”
“促升級就是質量品牌雙升級”
促升級,宣酒集團提升的是質量,升級的是品牌。
集團確立2015年為“提質增效年”,明確“以提升產品質量為中心”,突出“生產標準化建設、管理規范化建設、隊伍戰斗力建設”。
今年起,李健在集團大力倡導“宣酒工匠精神”。“三專”,專注、專心、專業;“三化”,精細化、標準化、極致化;“四字訣”,精、準、細、嚴。“這是宣酒集團進入發展新階段之后,為積極應對行業新趨,總結提煉出的新的企業精神,它是宣酒員工的行動規范和職業追求,是品牌品質的內在支撐。”
10個月的踐行,“宣酒工匠精神”貫穿品質鍛造全過程。生產車間,《標準化生產實操手冊》人手一冊;銷售主戰場,每一名銷售員配備《營銷終端實操手冊》;食品安全監管環節,從原料關到出廠關,每一項都有硬性的檢測驗收標準……“宣酒品質的核心是小窖釀造,‘工匠精神’正是對這一技藝如何傳承創新的詮釋。”
宣酒連續獲得“安徽最暢銷白酒品牌”、“中國小窖釀造白酒領袖品牌”等重量級榮譽之后,這位掌門人看得更遠,計劃用5-10年時間,將“宣酒”真正打造成為享譽華夏的中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