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集團正在多個國家洽購酒莊、酒廠,以實現從單純的貿易商到全球酒業巨頭的野心。
中糧集團2008年起從事進口酒業務,2014年1月成立進口酒事業部,與長城葡萄酒平行運作,二者均歸屬于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食品。10月9日,中糧進口酒事業部總經理李士祎表示,在酒業產業鏈的上游部分,中糧正加緊在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美國、智利等葡萄酒主產區尋覓項目,這五個國家均有談判在進行中,既有計劃控股的、也有參股合作的;預計未來數月內會有協議公布。
李士祎說:“合作、收購是基于業務(需求),不是為了收購而收購。中糧關注的是(對方)品牌、資產好不好,也許一下子收購兩三家,也可能一年都不動。”據介紹,目前正在洽談中的項目包括酒莊、酒廠,以及大型品牌企業,但李士祎沒有透露它們的名字。
本輪收購前,中糧集團在2011年與法國雷沃堡酒莊簽署收購協議,成為收購波爾多酒莊的首家中國葡萄酒企業。李士祎將收購雷沃堡稱為試水,目的是摸索國際規則、鍛煉團隊,這為現在進行中的談判打下基礎。
收購是中糧集團拓展業務的重要方式,在其農業糧油板塊,2014年就先后收購了荷蘭尼德拉和來寶農業。中糧集團躋身酒業巨頭的計劃中,除了固有的長城葡萄酒,進口酒部分被寄予厚望,而收購或參股是豐富上游資源的方式之一。除此以外,中糧集團還要與名莊酒保持戰略性合作、代理暢銷品牌、或聯合開發專屬產品。
中糧集團拓展進口酒業務的背景是,在國內酒業欠景氣情況下,進口葡萄酒維持了不錯的增長。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葡萄酒進口量同比增長29%。中國人均葡萄酒飲用量僅為1.65瓶(750ml/人,截止2013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最高的法國人均引用量50余瓶。李士祎預計未來十年,葡萄酒至少有三倍到四倍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