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中國酒業協會指導、中糧長城酒業舉辦的主題為“華夏而立 智繪新篇”的“長城華夏酒莊戰略發布會暨秦皇島碣石山產區風土論壇”在秦皇島長城華夏酒莊召開。長城華夏30周年紀念酒上市發布會及長城華夏亞洲大酒窖戰略大單品天貓首發簽約儀式同期舉辦。
“中國模式”初顯成效 國產葡萄酒迎來新階段
近年來,進入瓶頸期的國產葡萄酒一直在尋求突破口,并在尋找中逐漸適應了市場的變化,找到著謀變之道。由企業維度上升到行業視角不難發現,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國產葡萄酒正以新的姿態審視和迎接國產葡萄酒“進攻”,“更中國”的國產葡萄酒發展思維正逐漸形成。
論壇現場,中糧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中糧長城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士祎表示,過去中國葡萄酒企大多只強調品牌,而現在則要品牌和產區同時發展。國產葡萄酒的發展就是一場“中國產區、中國風土、中國口味、中國品牌、中國文化”的建設。因此,產區和產品是長城葡萄酒最為核心的構成。目前,長城已完成在中國五大產區的布局,這是長城的優勢。
對于長城華夏酒莊的發展,李士祎就表示,華夏只有中國,長城是中國的符號,長城華夏兩者結一無論在未來還是過去,對整個品牌的建設都是巨大的先天的優勢。這也正契合了長城葡萄酒的“中國長城,紅色國酒”定位。
在中糧長城酒業總經理助理劉鑫看來,國產葡萄酒的發展必須凸顯出中國葡萄酒的自身特性。過去國產葡萄酒遇到的困境是因為品牌打造沒有聚焦到產品本身,沒有產生性價比,現在產品從原料到品質提升,再到產區服務品牌挖掘,都需要予以重新定位。此外,國產葡萄酒也要與中國菜系口味進行有機的結合,同時要更多的體現出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如此一來,在與進口葡萄酒競爭中,消費者才能站在同一視角來看待國產葡萄酒。
據了解,長城在2018年上半年針對品牌重新進行了調整,聚焦懷來桑干酒莊、長城五星、昌黎華夏、寧夏天賦及蓬萊海岸五大子品牌。同時建立更加具有中國特色的品牌和文化,定位“中國長城,紅色國酒”,將過去8個省區擴大到24個省區,并通過人才配置優化,向一線銷售傾斜,通過實施廠商一體化,來提升營銷效率,最終形成“中國模式”。同為上市公司的張裕在發展上,制定了聚焦高品質、聚焦中高端及聚焦大單品三個市場規劃,旨在把品牌故事講得“更時尚、更有溫度和情懷”。
在一線國產葡萄酒企業做出應對措施的同時,其它一些區域國產葡萄酒酒企也在尋求變革突圍,這在2018年上半年的中報的營利上均得到了相應的體現。半年報顯示,張裕葡萄酒營收增長,長城葡萄酒銷售兩位數增長,通葡、威龍、怡園等品牌紛紛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通天酒業也實現扭虧為盈等。
聚焦產區風土 華夏亞洲大酒窖成國產葡萄酒風味新表達
近年來,關于葡萄酒風土的話題,已經成為行業關注的熱點,僅2018年就舉辦了多次活動。如4月27日在蓬萊舉辦的中國葡萄酒海岸產區風土大會;5月10日,在北京舉辦的“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風土主旨演講暨‘一帶一路’國際葡萄酒大賽新聞發布會”等。此次論壇也是以葡萄酒風土為主題,即秦皇島碣石山產區風土。
據了解,風土來源于法文,是集氣候,土壤,地形和葡萄的生態系統,在人的協助下,將合適的葡萄種植到適當環境及有利氣候,目的是釀造可以表達生長地方的葡萄酒。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協會葡萄酒分會理事長李華表示,秦皇島碣石山產區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東林渤海,北依燕山,西南挾灤河,形成了獨特的“山、海、河”區域小氣候特點,該產區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水熱系數小;土壤富含礫石,礦物質豐富,通透性好,賦予了葡萄適宜的糖酸比,多酚和風味物質積累豐富,赤霞珠等品種能充分體現產區風土特色。
會上,長城華夏酒莊推出了戰略大單品華夏亞洲大酒窖。該產品是長城葡萄酒“五大單品”之一,并提供定制、酒窖陳釀服務,采取限量發售模式,2018年限量發售1000桶。發布會期間,華夏亞洲大酒窖正式簽約天貓首發,并向首批戰略聯盟商授牌,當日簽約合同金額達到5000萬元。
在專家品評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定,長城華夏亞洲大酒窖赤霞珠干紅葡萄酒為中國“濃郁厚重”型葡萄酒的典型代表。他們認為,濃郁厚重來自于長城華夏地下花崗巖酒窖“以山為體,依山而建,山窖合一,四季恒溫”,為高端干紅葡萄酒的成熟創造了適宜的陳釀條件:在秦皇島碣石山產區這種獨特的“山、海、河”風土條件下出產的長城華夏亞洲大酒窖赤霞珠干紅葡萄酒,香氣濃郁,入口圓潤,結構厚重,層次豐富。
李士祎表示,要把碣石山產區打造成中國極具代表性的、具有世界影響的產區,讓華夏大酒窖產品真正走向全國。他對這款產品給予了高度期許,認定它是“中國產區、 中國風土、中國口味、中國品牌 、中國文化”集大成的作品。
今年以來,長城葡萄酒通過打造產區大單品,塑造產區典型性風格,將葡萄酒的表達方式進行了全方位的創新升級。隨著秦皇島碣石山產區長城華夏大酒窖產品的推出,更是為長城葡萄酒版圖再譜新章,為國產葡萄酒的崛起增添了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