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白酒第一股”山西汾酒(600809.SH)披露中報業績,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3.77億元,同比增長22.30%;凈利潤11.90億元,同比增長26.28%。
據半年報,主要產品銷量均有所增加,其中“汾酒”占總計營收約89.29%,實現56.34億元,同時,銷售渠道拓展成效顯著,省外營收實現31.67億元,同比增長48.82%。電商渠道也突破億元大關,本期營收1.02億元。
不過業績大增的背后并非沒有隱憂, 2019年上半年,山西汾酒的銷售費用約為13.76億元,與去年同期約為9.51億元相比,增幅在45%左右,遠超同期收入和凈利增幅。不僅如此,公司上半年的庫存也較2018年底也大幅增加了46.9%
半年凈利12億
山西汾酒屬于清香型白酒,公司擁有“汾酒”、“竹葉青”和“杏花村”三大知名品牌,主要產品包括汾酒、竹葉青酒及其系列酒。
山西汾酒本期營收增加和產品調整不無關系。據半年報,公司產品分別分為汾酒、系列酒、配制酒。記者發現,這不同于2018年年報以100元/升的價格為界分中高價酒、低價酒。對此,山西汾酒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以產品來劃分,為了突出汾酒產品,這種方式也是參考茅臺酒的劃分方式。
高價酒是毛利率較高的產品,汾酒作為山西汾酒的高價酒代表。據2018年年報,中高價酒毛利率達75.18%,上半年“汾酒”營收貢獻巨大。據半年報,“汾酒”占總計營收約89.29%,實現56.34億元。
山西汾酒作為山西省的區域性酒業龍頭,近年來積極進行全國化布局。上半年省內營收增速趨于平穩,上半年實現31.49億元,同比增加2.78億元。省外銷售收入大增,本期實現31.67億元,同比增加11.3億元省外營收超過省內營收。
除了銷售區域遍地開花,線上電商也帶來了銷售紅利。上半年營收1.02億元,而在2018年這一部分收入并未計入財報。綜合各種銷售利好消息,本期營收63.77億元,凈利實現12億元。
庫存激增銷售費用高企
2019年以來,山西汾酒進一步聚焦核心品牌,布局全國化戰略,提出大營銷體系。確定了一個大本營市(山西),三大重點板塊(京津冀、豫魯、陜蒙),三小市場板塊(華東、兩湖、東南),13個機會型省外市場組成的市場格局,簡稱“13313”格局。
目前山西汾酒“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下半年形勢喜人,承壓不大。但是,自2016年以來,白酒行業的產能開始出現下滑,從最高位1358.36萬噸降至871.2萬噸。數字變化的背后透露,外界對于白酒“產能過剩”的擔憂,白酒行業進入優化調整期。
行業產能趨緊,山西汾酒該如何適應?相關負責人表示,“清香型白酒的市場規模沒有濃香型白酒市場大,汾酒作為老品牌,品質有保證。規模一直都在,總體而言,白酒產能不會太大下降,只是沒有前兩年那樣增長。”
公司積極拓展省外銷售,與經銷商密不可分。山西汾酒2018年末經銷商2354家,截止今年6月30日,經銷商2261家,減少93家。負責人表示,“本地市場保持穩定,主要變動來自省外市場。”
山西汾酒全國化布局戰略所帶來的銷售費用猛增,本期銷售費用13.76億元,同比增長44.58%,對此,公司半年報解釋稱,“本期加大省外市場規模性拓展、基礎市場前置性投入增加、終端拓展投入增加所致。”
除了銷售費用增加外,記者有關注到公司存貨情況,原材料價值的變動幅度并不太大,上半年只增加2600萬元,與此相對的是,庫存商品的猛增,公司上半年庫存商品價值18.65億元,相比2018年底增長了5.96億元,增幅約46.9%,高位庫存商品價值無疑會給公司帶來商品積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