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8月10日,本周第一個工作日。從沱牌舍得集團內部人士獲悉,關于四家意向投資方的資格確認已經完畢,該集團股權轉讓及增資擴股項目的公告掛牌方——西南聯合產權所已將四家企業資料交由射洪縣政府進行審核。成敗在此一舉。這是射洪縣政府最后把關時刻。
千呼萬喚始出來。
8月4日下午5時許,前日就報名截止的沱牌舍得集團國有股權轉讓及增資擴股項目終于有了公開消息:子公司沱牌舍得發布公告稱,共有四家公司作為意向受讓方向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遞交了報名資料。
這是計劃改制10年來,沱牌舍得集團又一次站在了國企改革的風口浪尖。
此一時彼一時。有人說沱牌舍得集團戰略重組年初掛牌遇阻,如今出現轉機。有人嘲笑:價低無人買,價高反而搶。在筆者看來,沱牌舍得集團擁有的主營業務白酒及“沱牌”品牌,遲早會有人識珠,價值回歸,從而夯實白酒產業基礎,以進一步做大做強。畢竟,實業方能興邦。
這不得不提到屢被媒體詬病的當地政府,尤其是沱牌舍得集團的掛牌方射洪縣人民政府制定的那些“苛刻”的條件。因多次采訪屢有接觸,盡管當地政府并未以官方聲音對外,但設計此輪混改方案的用意和目的,筆者能猜之一二。不妨分析如下。
一是政府選用知名審計和評估機構。為防止國資流失之嫌,沱牌舍得集團的戰略重組,評估報告由國眾聯資產評估土地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所做,審計報告是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所為。瑞華是除“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外的審計大所,而國眾聯由深圳天健國眾聯改名而來,也擁有眾多大客戶。用射洪縣國資局負責人對筆者的話說,沱牌舍得集團股權轉讓及增資擴股項目,必須由政府來選,讓大機構參與,以防止因專業度和職業道德欠缺而出現任何紕漏。
二是價格提高了賣。第二輪項目掛牌價比第一輪整整多出8億元!多出部分源于意向投資方在受讓射洪縣政府持有沱牌舍得集團38.78%股權的同時,股權轉讓底價從第一輪的33099萬元提高至55165萬元,從而使增資擴股的每股價格(按購買38.78%股權的每股價格算)從第一輪轉讓時的7.5元增至12.5元。射洪縣國資局解釋稱,,按國資委和證監會相關規定,這次轉讓屬于間接轉讓上市公司股權。所以,政府持有沱牌舍得集團的股權轉讓底價上漲是因沱牌舍得停牌前,市值有所提高所至。
沱牌舍得集團第一次沒轉讓出去,加之今年一季度以來業績每況愈下,照通常想法,第二次掛售,自然將打折降價。然而當地政府卻反其道而行之。
拋開其計算依據為國務院國資委和證監會2007年頒布的第19號令不說,就價格上漲本身,當地政府自然是樂意高價之于低價出售。國資系統的首要任務是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三是出售集團,非二級市場轉讓。投資者在購買沱牌舍得集團原有總股本11380萬股的38.78%即4413.164萬股后,加上同時增資擴股認購11844萬股,投資方擁有沱牌舍得集團的股權比例為4413.164萬股+11844萬股/23224萬股=70%。
在并購手段的選擇上,與其集團整體打包賣不出去,何不拆招,引入多家意向性投資者參與沱牌舍得的定向增發?畢竟沱牌舍得集團最主要的子公司就是沱牌舍得,可以仿效老白干酒業,還有啤酒花通過定增,讓同仁堂擁有了實際控制權。
筆者發現,政府如要通過戰略重組放棄對沱牌舍得的控股權,拋開沱牌舍得上市公司的市值大不說,就若干限制性條款,在二級市場的定增中,是無法附加上去的。最終,射洪縣政府選擇的是出售持有沱牌舍得集團38.78%的股權并增資擴股,從而讓投資方實際擁有該集團70%的股權。
出售股權分兩步走有什么好處?
首先是38.78%的股權轉讓和70%的控股權相比,收購方少交了股權轉讓企業所得稅。其次,通過增資擴股讓投資方不僅同樣獲得實際控股權,而且將投資方大部分投資額實際留在了企業,而不是交到了政府手里。引資的錢大部分用于企業資本金,由此可見政府坐實沱牌舍得集團的良苦用心。
值得指出的是,此次戰略重組,射洪縣政府手里依然留有沱牌舍得集團30%的股權。
有了上面的分析,在掛牌公告里,射洪縣政府制定的若干“苛刻條件”就不難理解了。這可謂第四點,政府對投資方門檻高。
無論是對沱牌舍得集團職工的安置,或是對沱牌和舍得品牌的保留,還是對控股權轉讓的時間限制,該掛牌轉讓方案處處體現了當地政府做強做大沱牌舍得集團的決心。
今年兩次掛牌,兩次公告當地政府都要求,意向投資方報名時需接受沱牌舍得集團的職工安置方案,認同集團的產業發展戰略,承諾繼續使用和發展集團旗下所有沱牌和舍得品牌,不得和投資方其他主業形成同業競爭。作為大型白酒 生產企業,沱牌舍得集團共有4902名員工。
更重要的是,射洪縣政府要求意向投資方十年內,不得轉讓對沱牌舍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權。
按政府選擇的標準,第一次掛牌邀請意向投資方最近一年經審計的總資產不得低于100億元,凈資產不得低于20億元;2011-2013年連續盈利且年盈利不得低于2億元,所有債權債務均由戰略重組后的沱牌舍得集團承接。報名時,意向投資方就得繳納4億元的交易保證金。第二次為擴大意向投資者范圍,才把企業總資產標準降為40億元,只需持續盈利即可。
但當地政府對沱牌舍得集團的長遠規劃沒有變。2018年沱牌舍得集團銷售收入力爭實現50億元,稅收10億元。2020年,沱牌舍得集團銷售收入力爭實現100億元,稅收20億元。
在白酒的黃金十年,這樣的目標一點都不可笑;在白酒轉型期,沱牌舍得的遠期目標被很多人看成遙不可及的夢。但作為周期性明顯的白酒行業,做大沱牌舍得并非不可能。何況,規模的擴展還可以借助并購。
8月4日,從多方傳來的利好消息是,沱牌舍得集團的戰略重組終于有企業報名,而且還多達4家。其中,包括小編獨家報道的北京盛世大典酒業有限公司,獨家營運茅臺股份旗下的水立方、茅臺金獎百年套裝紀念酒、開國茅臺限量版等產品的酒商。另有傳綠地集團參與其中,但該說法尚未得到證實。
早在1988年,沱牌酒廠(沱牌舍得集團前身)的主導產品"沱牌曲酒"便獲"中國名酒"稱號。此屆射洪縣政府在設置戰略重組方案及制定附加條件時均嚴格把關,防止投機者借殼上市公司另謀其他,防止沱牌和舍得丟失,希翼把中國名酒做優做大。
如今,交易所對意向受讓方進行資格審核和確認,并組織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按照網絡競價方式進行公開競價,以確定花落誰家。是不是替沱牌舍得集團選擇了好婆家,新的投資者是否有長遠發展白酒產業和品牌之心?就看政府如何把握這最后一道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