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今世緣披露中報,2018 上半年營業收入 23.6 億,同比增長 30.8%,歸母凈利潤 8.6 億元,同比增長 31.6%。值得一提的是,今世緣在南京地區的營收達到 5.26 億元,同比大增 62%,與此同時,國信、中信建投、安信、華泰和方正等券商發布的中報點評報告,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這個亮點。中報披露后,今世緣股價大漲 4.91%,漲幅居釀酒板塊第三。
而另一家全國知名蘇酒品牌洋河股份,由于主要市場份額與今世緣同在江蘇,雖未披露中報情況,但疑因競爭對手的優異表現,同一日股價出現了明顯下跌,以超過 3% 的跌幅位居白酒板塊倒數第一。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新浪財經注意到,今世緣在南京地區銷售額增加 62% 的同時,在南京地區的經銷商數量同期卻出現了凈減少,根據公司披露的《與行業相關的定期經營數據公告》顯示,從 60 家減少到了 52 家。
為何銷售額大增,而經銷商數量不增反降?存不存在故意壓貨?另外,南京地區向來是洋河股份的主要 " 根據地 " 之一,今世緣在南京的銷售增幅果真有這么大嗎?
對于這幾個問題,新浪財經匿名調研了幾位今世緣南京地區的市場相關人員。他們表示,銷售額確實漲幅很大,特別是高端(國緣)酒的增長更為明顯,經銷商數量的下降是公司主動淘汰的結果,并不能反映銷售情況,而且雖然經銷商數量下降,但終端銷售網點是增長的。
關于壓貨現象,他們表示這種情況多數酒企都會存在,但更主要的是經銷商的主動備貨,并非公司為沖業績而刻意壓貨。
對于南京地區市場份額的猛然增加對洋河的影響,他們表示關于洋河不便評價,不過今世緣打開南京市場 " 是必然 "。他們稱,今世緣自 2006 年進入南京至今 10 多年時間,一直在做準備,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也是厚積薄發,這是必然會出現的情況。
新浪財經又聯系到了熟悉南京當地白酒市場的業內人士,詢問他們的看法。
對于今世緣的銷量和業績表現,該人士表示 " 超出預期 ",同時肯定了他們之前在南京地區的擴張。但是,他認為今世緣在南京甚至江蘇的增長 " 這個機會是洋河給的 ",而當前洋河已經把南京地區的銷售 " 從根本上理順 ",大家可以下半年和明年再走著瞧。
需要注意的是,幾家券商在今世緣的研報中,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 " 省內競爭加劇 " 這一風險因素。中金公司則直接指出,如果同樣定位高端的 " 夢之藍 " 大幅降價,那么今世緣銷售主力 " 國緣 " 的銷量,受損將不可避免。
如此看來,今世緣和洋河股份兩家蘇酒上市公司,在南京甚至省內的正面競爭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