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泉啤酒近期發文辟謠,京儀集團欲借其殼上市的消息并不屬實。
針對近期的重組消息,惠泉啤酒6月18日發布《關于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福建省燕京惠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否認了此前所傳的“燕京啤酒最大股東北控集團子公司京儀集團欲借殼惠泉啤酒實現上市”的新聞報道,稱截止目前從未與所提公司進行任何有關事項的溝通或聯系,未來3個月內也不會有此類事項。不過,惠泉并沒有明確否認近期風傳的重組傳聞。
作為燕京啤酒控股的國內二線啤酒公司,惠泉啤酒有著強烈的國企改革預期,自去年以來就屢屢傳出重組消息。受益于該利好消息和業績回暖的影響,公司股價今年一路攀升,接連漲停,一度超過20元每股,目前雖出現小幅回落波動,但漲勢還是非常明顯。近期以來,公司第二大股東中國武夷的再次減持,更被看作惠泉重組釋放出的重要信號。
盡管否認了京儀集團的借殼傳聞,但惠泉啤酒的重組仍然吸引業界關注,惠泉啤酒的重組,會是燕京啤酒實現國企改革的重要步驟嗎?
燕京啤酒整合惠泉?
作為國內十強啤酒企業之一,惠泉啤酒在啤酒市場和資本市場上表現得并不突出,關注者少。2014年,惠泉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29億元,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45.15萬元,同比增70.12%。但公司在年報中坦言,中高檔產品銷量提升慢,消費者對新產品接受程度低,原材料價格波動造成生產成本上升,人才競爭、人力成本上升等都將成為制約今后發展的因素。
不過,惠泉啤酒在今年以來逐漸贏得關注,這與公司控股股東燕京啤酒預期改革有一定關系。燕京啤酒作為唯一沒有外資背景的國有大型啤酒企業,為北京市所屬國有資產旗下的上市公司,隨著去年北京市國資委決策層釋放出國企改革預期,被一路看好可通過改革釋放業績潛力,惠泉啤酒作為燕京啤酒的子公司自然也加快了同步改革步伐。
2014年8月,《關于全面深化市屬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在北京落地,其中提出,鼓勵有誠信、有責任、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參與國有資本企業改制重組。而燕京啤酒的“混改”,被認為最有望享受改革帶來的紅利,引入戰略投資和管理層激勵機制,刺激企業活力。
惠泉啤酒就此開始強勢放量上漲,資本市場十分活躍。公司股價表現惹人關注,打破了不足10元的歷史,一度上漲至20元左右。股市強勁之外,惠泉啤酒今年發布的一季報財報顯示,前三月實現營收1.5934億元,較2014年同期增加了4.25%。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公司第二大股東中國武夷在今年開始減持套現。2010年6月3日至2015年5月27日,中國武夷減持惠泉啤酒公司247.391萬股,均價11.25元/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99%,套現約合2784.15萬元。6月15日惠泉啤酒再次發布公告稱,于2015年6月2日至2015年6月15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惠泉啤酒股票227.79萬股,占惠泉啤酒股份總數的0.91%,均價19.57元/股,套現4457.88萬元。
通過多次減持,目前中國武夷僅持有惠泉股票1215萬股,占惠泉啤酒股份總數的4.86%,已低于惠泉啤酒股份總數的5%。而對于中國武夷的減持做法,業內人士分析,這并非完全自愿,因為當下并不是減持套現惠泉啤酒股票的最佳時機,且不說惠泉啤酒股價一路仍在上漲,更何況當下即將進入一年之中啤酒銷售旺季,減持或許是被動行為,與惠泉重組有重大關系。
有一種聲音認為,由于惠泉啤酒的最大股東是燕京啤酒,眼下又是行業重組的激烈競爭期,燕京啤酒將推動惠泉啤酒重組整合,進而加強自身實力。盡管并非如傳聞所說的京儀集團借其殼上市,但燕京啤酒整合惠泉資源的意愿是顯而易見的。
巨頭主副品牌定位
啤酒行業近期有不少重要新聞。在惠泉發文辟謠的當晚,華潤創業發布公告稱,華潤創業與大股東華潤集團簽訂補充協議,雙方同意華潤創業剝離全部非啤酒資產。由此,華潤雪花獨立上市夢想即將成為現實,中國啤酒巨頭們的相博時代正式開啟。
以雪花獨立上市為起點,中國啤酒巨頭們將不再會依靠單一品牌市場作戰,而是選擇“一個上市公司主品牌+一個副品牌”的品牌定位打天下。
著名啤酒營銷專家方剛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這種品牌定位將會成為常態化。例如,百威+哈啤,青島+嶗山,雪花+金威,燕京+惠泉,嘉士伯+重慶啤酒等等。方剛認為,“這將是中國啤酒巨頭的品牌架構,目前比拼的1+1模式,未來有可能是1+1+N的模式!衡量一個巨頭的能力,看主品牌;衡量巨頭的潛力,看副品牌;衡量一個巨頭的統治力,要看品牌群”。
這并非不可能,我們看到,2014年青啤集團推出了“1+1+3”戰略轉型,主品牌青島啤文章來源華夏酒報酒定位更高端,副品牌嶗山啤酒主打中端市場,另外3個副品牌定位低端市場,構建更明晰中高端產品定位。而前段時間華潤雪花與西甲達成戰略合作時,將推廣權益不限于雪花,還有金威啤酒品牌。而燕京啤酒通過對惠泉啤酒的整合,也意在激發企業活力,推動業績上漲。這些似乎也驗證了方剛的判斷:單一品牌作戰時代結束,主副品牌齊頭并進打市場。
回到惠泉啤酒的控股股東燕京啤酒來看,公司在確定了全國戰略后,已開啟西部擴張計劃,由于西部啤酒市場還有一定的增量空間,因此燕京有望實現銷售增長。當前,燕京啤酒正在聚焦產品升級,通過升級潛力巨大的中高端產品,提振公司盈利能力。而存在預期較強的國企改革,燕京有望實現良好的業績增長。
齊魯證券研究所的高級分析師胡彥超近期給予惠泉啤酒股價30元的目標價,打出“買入”評級。在他看來,啤酒銷量低增速,行業過于擁擠,整合已是大勢所趨。
2015年一季度惠泉啤酒虧損0.14億元,雖然相比上年有所減緩,但下滑趨勢仍明顯,預測未來將繼續下滑,管理層及控股方可忍受程度低。在北京國企改革升溫的大環境下,燕京啤酒有望整合惠泉啤酒整體啤酒業務,以避免同業競爭。胡彥超甚至判斷,惠泉啤酒有望注入北京國資委旗下資產實現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