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雙節,一線白酒行業的兩大龍頭企業,貴州茅臺和五糧液,前者正在為“控價”而努力,而后者則在整頓“護盤”市場方面呈現密集之勢。
這一周來,五糧液有兩條傳聞備受市場關注。其一是,五糧液重拳處罰6家經銷商。網上流傳的一份文件顯示,五糧液終止執行重慶錦暉酒類銷售有限公司等6家經銷商的剩余合同計劃。處罰的原因在于五糧液認定這些經銷商串貨,制造市場秩序混亂。
其二是,五糧液西南營銷中心對外發布了關于暫停川渝地區運營商發貨和全面實地盤存的通知。從9月19日起,四川、重慶地區五糧液運營商新品五糧液暫停發貨。同時,五糧液方面各省區負責對所轄區域內五糧液運營商、旗艦店和標準店進行實地盤存,包括新品五糧液、五糧液1618、五糧液低度系列、金裝五糧液,掌握2017年7-9月的進銷存和庫存情況,9月26日前匯至中心。
對于上述兩則傳聞,記者向五糧液官方求證,但對方未作明確表態,只是表示,尚未收到相關通知。
記者進一步從四川、廣東兩地的一些經銷商處獲悉,五糧液方面確實有出臺上述相關措施。
對于五糧液處罰經銷商行動,廣東一位汪姓經銷商表示,印象中五糧液處罰經銷商的現象還是比較少見的。
“從今年整個形勢來看,五糧液對經銷商的管控力度呈現加強趨勢。”四川一位李姓經銷商說。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研究員朱丹蓬對記者表示,關于發生串貨的問題,一般有幾種,一是銷售壓力比較大,導致經銷商跨區域低價銷售;二是在整個白酒行業利潤非?捎^的情況出現串貨;三是整個白酒行業行情向好時,“老朋友”之間串貨,但這屬于比較善意的串貨行為。
臨近中秋,整個白酒行業“漲價聲”再度響起,尤其是在二三線白酒企業中。近日,劍南春今年以來第四次宣布漲價,漲價后水晶劍的終端價已突破400元。
身為一線白酒企業,貴州茅臺正在為“摁住”失控的市場價“煞費苦心”。而五糧液暫未看到相關漲價行動。五糧液董秘辦的相關人員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廠家方面幾乎沒什么調價動作,目前市面上出現的價格波動主要受市場因素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