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雙節,一線白酒行業的兩大龍頭企業,貴州茅臺和五糧液,前者正在為“控價”而努力,而后者則在整頓“護盤”市場方面呈現密集之勢。
這一周來,五糧液有兩條傳聞備受市場關注。其一是,五糧液重拳處罰6家經銷商。網上流傳的一份文件顯示,五糧液終止執行重慶錦暉酒類銷售有限公司等6家經銷商的剩余合同計劃。處罰的原因在于五糧液認定這些經銷商串貨,制造市場秩序混亂。
其二是,五糧液西南營銷中心對外發布了關于暫停川渝地區運營商發貨和全面實地盤存的通知。從9月19日起,四川、重慶地區五糧液運營商新品五糧液暫停發貨。同時,五糧液方面各省區負責對所轄區域內五糧液運營商、旗艦店和標準店進行實地盤存,包括新品五糧液、五糧液1618、五糧液低度系列、金裝五糧液,掌握2017年7-9月的進銷存和庫存情況,9月26日前匯至中心。
對于上述兩則傳聞,記者向五糧液官方求證,但對方未作明確表態,只是表示,尚未收到相關通知。
記者進一步從四川、廣東兩地的一些經銷商處獲悉,五糧液方面確實有出臺上述相關措施。
對于五糧液處罰經銷商行動,廣東一位汪姓姓經銷商表示,印象中五糧液處罰經銷商的現象還是比較少見的。
“從今年整個形勢來看,五糧液對經銷商的管控力度呈現加強趨勢。”四川一位李姓經銷商說。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研究員朱丹蓬對記者表示,關于發生串貨的問題,一般有幾種,一是銷售壓力比較大,導致經銷商跨區域低價銷售;二是在整個白酒行業利潤非?捎^的情況出現串貨;三是整個白酒行業行情向好時,“老朋友”之間串貨,但這屬于比較善意的串貨行為。
臨近中秋,整個白酒行業“漲價聲”再度響起,尤其是在二三線白酒企業中。近日,劍南春今年以來第四次宣布漲價,漲價后水晶劍的終端價已突破400元。
身為一線白酒企業,貴州茅臺正在為“摁住”失控的市場價”煞費苦心“。而五糧液暫未看到相關漲價行動。五糧液董秘辦的相關人員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廠家方面幾乎沒什么調價動作,目前市面上出現的價格波動主要受市場因素所影響。”
但種種跡象表明,五糧液或正在展開一場名酒保價行動。
很長一段時間,在一線龍頭白酒之爭中,五糧液的光芒似乎有被掩蓋的風險。 今年上任的五糧液集團董事長李曙光在6月2日首度為五糧液發展定調,核心是穩定出廠價,提升市場價,增強經銷商盈利能力,增強五糧液品牌價值。圍繞”6•2“會議精神,五糧液對產品、渠道等開始進行了一系列變革。
“濃香型的酒企在產能方面,不會受到太多的制約。因此,廠家與經銷商之間限制會相應少些。目前,五糧液處罰經銷商串貨,實質是在進行控量保價,這也是‘保價’另外一種更為高明的方式。”朱丹蓬對記者表示。
在整個白酒行情的帶動下,五糧液的核心產品普五水漲船高,但不同地區的價格浮動情況也有所不同。據記者掌握到的情況,中部省份地區的普五終端價達到860元左右。而東部省份地區的普五終端價則突破960元。經銷商方面普遍反映,目前普五貨源比較緊張。
有意思的是,在記者的采訪中,不少五糧液經銷商仍感嘆“錢難賺”問題。
“前兩年價格倒掛嚴重,我們賣一瓶酒(主要指中高端產品)要虧二、三十元,今年雖說不虧了,但賺不到多少利潤。”上述李姓經銷商對記者透露稱,目前扣除各種成本后算下來,一瓶酒只賺幾塊錢而已,而歷史上行情最好時,一瓶酒可以賺到三、四十元錢。
廣東一位不愿具名的經銷商表示,以往行情最好的時候,銷售一瓶酒,利潤水平可以達到50%,如今大約在10%左右。
“前兩年虧得比較厲害,今年情況相對比較好一點,今年看到希望,看到曙光。價格漲得不算大,跟我想象得還是有些差距。價格應該還會再慢慢上漲,現在終端加大概是969元,較年初漲了大概百元左右。”廣東另外一位杜姓經銷商表示。
“五糧液今年沒怎么調價,不調價的部分原因可能是考慮到經銷商感受,彌補前兩年的行業低迷期,讓經銷商目前能實現利潤最大化。”朱丹蓬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