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山西汾酒召開2017年度股東大會,酒業家記者從現場獲悉,截止5月底,汾酒實現營收超40億元,同比增長40%以上。目前,河南、內蒙等市場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50%、70%,省外市場的增長速度超過山西省內。
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講到,2018年是汾酒三步并作兩步走的關鍵之年,統籌安排各項工作,爭取到2020年全面實現“4421”發展目標,讓三首歌唱得更響亮,讓五步棋走得更穩健,并在優化公司治理、強化改革落地、落實戰略協同等方面進行突破。此外,在企業治理結構層面,力爭把華潤和汾酒打造成央企和國企合作的典范。
此次股東大會持續近三個小時,除了對《2017 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等11項議案進行審議外,汾酒相關負責人還現場回答投資者提出的問題。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汾酒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汾酒股份公司董事長譚忠豹,汾酒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劉衛華,汾酒集團黨委委員、董事、汾酒股份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常建偉,汾酒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張永踴等領導參加了會議。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對華潤入股、提價、省外擴張等問題,汾酒這么說
問:華潤入股后,在營銷、團隊、機制等方面,將和汾酒產生怎樣的協同效應,在發展上又會得到怎樣的幫助?
劉衛華:目前雙方處于股份交割階段,交割完成后會第一時間公告。待交割完成,會對上市公司董事會進行改組,并對經理層增加引進。整體上和華潤的合作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營銷,華潤創業是華潤旗下的消費品板塊,它的營銷理念方法、市場渠道運作、終端掌控非,F代化和到位,值得白酒行業學習,在市場方面能起到協同發展的作用;二是管理提升,從決策機制到經營層人才引進等,以及華潤對汾酒營銷管理的提升。一旦交割完成,各方面工作將全面展開。
問:2018年時間過半,汾酒在產品結構調整、省內省外增長是否符合預期?
張永踴:產品結構現在著眼于對青花大單品的打造,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長,增長的幅度可能會超乎大家預期,今年省外的增長快過省內,按照這個速度,2020年可以實現省內省外占比3:7的目標。
問:在銷售方面來講,省外擴展的障礙在什么地方,哪些市場是可以突破?
張永踴:汾酒現在執行的是“13320”市場布局戰略,“1”是指山西大本營市場,第1個“3”指豫魯板塊、內蒙陜西板塊、華北板塊,第2個“3”是指遼寧、廣東、海南3個億元以上市場,廣東以高價位青花為突破口,深圳也是汾酒的進攻點,這些區域今年已新增198家經銷商,接下來會和深圳經銷商進行品牌合作。“20”指其他20個市場,在每個區域的小規模市場打大規模戰役,已經有很好的成效,比如新疆烏魯木齊、寧夏銀川、湖北襄陽等地,深耕細分市場后,和消費者的溝通更加精準和科學。
在這個基礎之下,按照銷售公司“借隊伍、借終端、借標準”的三大方向,后臺可監控終端數量由12萬家增長到今年的27萬家,銷售人員隊伍增長到4000人,全國化布局正在快速實現的路上。
問:今年次高端銷售良好,汾酒有沒有提價計劃?
常建偉:次高端在2018年每家企業都在考慮,汾酒的總體原則是一般不會提價,即便是提一部分,不會作為利潤的來源,在提價過程中保護消費者利益,終端價一般不會做出很大的調整,汾酒今年市場終端價格基本穩定,小幅調整趨于市場的原因。
問:今年公司費用增長比較大,是前置的投入還是被動投入?通過青花系列產品拔高品牌的同時,在波汾等低端產品也有所投入,兩者是不是相互矛盾,怎么來解決和控制?
張永踴:按照今年增長的目標,費用有相應的增長,是正常市場借勢的需要,這部分費用用于渠道建設、隊伍建設、消費培育,為未來市場做增量,在今年一季度沒有投一分錢去做短期增加銷量的行為,費用的投入絲毫不被動,完全是主動。
青花汾酒目前處于量價齊升的階段,品牌的高度隨之提升,今年青花的增幅遠超出預期,高出行業內所有次高端的增長速度,但波汾的增長也高于去年,沒有影響到青花的增長,塑造出兩個品牌形象,采用不同的渠道和消費者溝通,同時打市場沒什么不好。
問:現在時間過半,河南等省外市場銷售完成情況如何?下半年將如何發展?
張永踴:截止目前,河南市場銷售收入達到5個億,是去年全年的銷售額,該區域今年發展專賣店80多家,終端數由5萬家增加到8萬家,新增近100家經銷商,完成10個億的目標沒有問題,內蒙已完成全年目標的70%。此外,有的地方還在控量,北京的格局影響全國,為了全國市場的發展,對北京進行控量,這幾個市場發展都非常順利。
李秋喜透露“4421”發展目標,2018力爭營收實現40%增長
在《2017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中,酒業家記者注意到,2017年汾酒緊密圍繞“堅持目標導向,激發經營活力,狠抓基礎管理,提升運營能力”的年度經營方針,實現了市場的全面突破、資源的全面聚焦、運營的全面提速、信仰營銷的全面踐行,取得了改革攻堅的開門紅,創造了業界矚目的汾酒速度、品牌高度、改革強度。
李秋喜在講話中透露汾酒2020年的“4421”發展目標:第一個“4”是指經濟指標實現“四個翻番”,第二個“4”是指建成“四個一流基地”,“2”是指市場布局的“兩個優化”,“1”是指到2020年,汾酒集團企業綜合競爭力要進入白酒行業第一方陣。
具體來說,“四個翻番”指酒類銷售收入、酒類利潤、原酒產能、上市公司市值實現翻番,“四個一流基地”指建成華中華北一流的產業包裝基地、國內一流的原糧種植基地、國內一流的白酒產業基地、世界一流的杏花村文化旅游基地,“兩個優化”指產品結構優化,將中高端產品占比提高到70%以上,另外優化區域結構,到2020年省內省外占比達到3:7。
據2017年年報顯示,汾酒實現營業收入60.37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37.0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9.44億元,同比增長56.02%,超額完成山西省國資委定下的考核目標。今年汾酒速度繼續彰顯,一季度實現營收32.40億元,同比增長48.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10億元,同比增長51.82%。
譚忠豹表示,2018 年是汾酒改革的全面落實年,是實現各類經營指標歷史性突破的關鍵一年,堅決打好打贏業績攻堅戰、改革落地戰和行業進位戰,力爭營業收入實現40%以上增長。
提升營銷能力建設是汾酒的重點工作之一,將全面貫徹“133363”營銷工作方針,加大對營銷系統的授權力度,明確營銷系統各級的責權,構建主動用權擔責的責權體系,并進一步落實全員營銷理念和推動營銷改革,充分激發市場營銷活力。
在此基礎上,汾酒強調營銷資源協同發展,加強廣告宣傳資源聚焦,優化品牌運作模式,推動各品牌共享市場渠道、文化及媒體資源,有效發揮品牌協同效應。前不久召開的竹葉青酒2018年營銷戰略部署會上提出,汾酒要支持竹葉青酒,竹葉青酒要借勢汾酒,達到“1+1>2”的宣傳效果,并表示要把竹葉青酒打造成汾酒第二增長極。
與此同時,汾酒改革的步伐不會停止,會加快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提高基礎運營管理水平。接下來,汾酒將結合戰略規劃及改革發展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內部模擬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工作,通過內部公開競聘和社會公開招聘的方式,選擇適合公司發展要求的職業經理人,形成具備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責權利統一等特征的職業經理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