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整個行業人士的朋友圈,都在被“中德兩國總理見證中糧進口酒與蘭德伯格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新聞刷屏。沒錯,就在歐洲杯讓足球愛好者們頂著黑眼圈上班、讓啤酒品牌爭得頭破血流之際,中糧進口酒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李克強總理、德國默克爾總理的共同簽證下,與德國第一大啤酒釀造集團蘭德伯格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就此,中糧進口酒在穩準狠地攪動了進口葡萄酒市場的格局之后,正式高調進入進口啤酒市場,并將其作為除進口葡萄酒之外的第二大戰略品類。自2014年中糧進口酒事業部正式成立后,發展勢頭迅猛,在行業聲音不斷,不僅與上游全球進口酒巨頭不斷簽訂戰略合作,組建全明星戰隊,更是在招商層面捷報頻傳,其獨有的五大招商模式將行業渠道成員一舉攬入懷中,構建了一個立體全網的生態圈平臺。
從目前中糧進口酒的銷售結構來看,占據主要銷售比例的還是進口葡萄酒。而關于進口啤酒的布局,中糧進口酒事業部總經理李士祎表示,進口啤酒他已經觀察了兩年時間,對于運作進口啤酒,與運作進口葡萄酒一樣,都是長期的、產業化的考慮。
2014和2015年,中國啤酒行業連續兩年下滑,但是進口啤酒的增長勢頭卻很迅猛。2014年,中國進口啤酒33.81萬千升,同比增長85.4%;2015年,這一數字攀升至53.8349萬千升,同比增加59.4%。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4月,中國進口啤酒15.6671萬千升,同比增長32.5%;金額為10.97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0%。這也引起了多方力量對進口啤酒的重點關注與涉足。
基于對近幾年進口啤酒增長態勢的研究和國內啤酒消費習慣的持續觀察,中糧進口酒極其看好未來的進口啤酒市場。“現在已進入消費雙升級的風口,早期消費者是有酒喝就行,現在的消費者要喝好酒,所以中糧要做未來,不能只著眼現在。”李士祎表示。
關于部分行業人士提出的葡萄酒做得好未必能做好啤酒的擔憂,李士祎對此十分有信心。“因為我們運作進口啤酒和運作進口葡萄酒的銷售團隊完全是獨立的,啤酒與葡萄酒的銷售確實是兩碼事,所以中糧進口啤酒全部使用具有快消品銷售背景的團隊。為了不讓進口葡萄酒的銷售團隊同時涉足進口啤酒,我們內部是花了很大力氣調節的,因為團隊認為他們賣好了葡萄酒,賣啤酒也不是問題,但事實并非如此”,李士祎說到。
在銷售團隊上,中糧進口酒事業部采取分品類建立銷售團隊的模式,而在合作品牌選擇上,中糧選擇只合作大品牌。對此李士祎表示,中糧首先確定的是我們是一個平臺,要有開放的心態和國際的視野,要邁出全球合作的步伐,不能什么都想自己做,中糧要做一個供應鏈平臺。至于合作品牌的選擇,與進口葡萄酒一樣,我們只選擇大品牌。蘭德伯格作為德國第一大啤酒釀造集團,旗下的大奔啤酒擁有超高的性價比,正是中糧理想的合作伙伴。
而對于蘭德伯格大奔啤酒這樣的進口啤酒品牌來說,選擇了中糧也就是選擇了在中國市場成功的一半。中糧不僅有強大的品牌背書,使其品牌在對進口啤酒認知度不高的中國消費者中具備了口碑上的信賴和認可,更重要的是,中糧進口酒在中國市場已經構建了密布的渠道網絡。
由此可見,中糧進軍進口啤酒并非一時心血來潮,持續兩年的觀察與研究,開放的合作心態,只選擇大品牌的高起點、專業的營銷團隊、密布的渠道網絡,都讓其運作進口酒的未來充滿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