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劃經濟的年代,由于在內陸交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鐵路曾經被戲稱為“鐵老大”。然而,這樣的情況正在發生改變。2013年,鐵路實施貨運組織改革以來,鐵路正向著現代物流業轉型發展。6月20日,成都鐵路局與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內容也不再只是單純的運輸。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在運輸物流、品牌推廣、服務定制、股權合作等方面展開合作。
據鐵路局方面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成都鐵路局與企業的合作重點,將更多地轉向百貨消費品方面。
鞏固大宗“黑貨”運輸市場
進一步推動零散“白貨”運輸
眾所周知,我國鐵路貨運一直以煤炭等大宗貨物運輸為主,俗稱“黑貨”。近兩年,隨著經濟增速減緩,煤炭等大宗貨物需求下降,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鐵路貨運量的下降。“黑貨”大量減少是事實,要想彌補,必須尋找新的增長點。
隨著電子商務、快遞業務的迅速發展,俗稱“白貨”的零散小貨發展很快,可鐵路所占份額并不多。在鞏固大宗“黑貨”運輸市場的同時,進一步推動零散“白貨”,即工業機械、電子電器、日用百貨等產品的運輸,便成了各地鐵路局的目標。
事實上,在今年3月,成都鐵路局已經與貴州茅臺集團、金沙酒業、國臺酒業等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據成都鐵路局貨運營銷中心副主任葉松介紹,與五糧液之間的合作內容,與茅臺等企業的服務大體一致。“原來鐵路的貨運的物品主要是生產資料,現在我們將會更多地適應消費品的運輸。”
貨運營銷中心副主任冉富民告訴記者,成都鐵路局也在嘗試多元化的運輸業務。拿此次與五糧液的簽約來說。雖然之前已經與茅臺簽約,但是五糧液集團的業務比茅臺復雜,不光是酒業,還有服裝、輪胎等業務。而簽約后,這些業務都將納入成都鐵路局的服務范圍。
據介紹,目前成都鐵路局的業務在成都樞紐以小汽車、家電、飲食、醫藥、化工產品為主,在重慶樞紐以小汽車、電子產品為主,在貴陽樞紐以冶金、電子產品、輪胎為主。
尋求定制化服務
會不會搶了物流企業的活
葉松告訴記者,成都鐵路局正在推進“倉運一體化”服務,據了解,“倉運一體化”服務,是指全面介入企業生產供應鏈的營銷服務,為企業量身設計集倉儲、分揀、包裝、運輸、配送、信息、訂單處理、簽單返回為一體的物流總包方案。
此外,成都鐵路局還開發了一口價貨運產品,提供配送、倉儲、質押等增值物流服務,向客戶推薦菜單式、自由組合的物流服務產品。“比如我們與五糧液的合作,不光會對五糧液的貨品優先保證運輸,還會提供品牌推廣方面的服務。”
不過,鐵路局對物流服務的擴展,將來會不會與一些物流快遞企業的業務產生重合?
“其實,我們主要還是服務商戶,最后一公里的服務,我認為還是得民間的快遞企業來做,鐵路局還沒有介入的打算。”葉松說,目前三大鐵路樞紐已經吸引了京東、順豐等國內電商企業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