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大,有的人慎思篤行,獨自秉燭夜行,在蒼茫夜色中堅定地走出新的道路,為祖國的學術發展披荊斬棘;有的人兢兢業業,不求直上青云,只愿做好手中方寸事,為祖國穩定發展鋪磚添瓦;有的人志在山水之間,轉水為音,叩山為琴,以手中相機定格大好河山的溫婉明麗,為祖國的未來留下清雅悠然的記憶。
【美酒夢-匠人心】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酒”最早出現于甲骨文,堯舜禹時代人們就已經開始釀酒。酒與中華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中國的酒不僅僅是人們飲用的佳釀,還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精神的載體。而蘇洋酒業百年傳承傳統釀造工藝,只為釀造出獨特稀有的美味瓊漿。
清晨6點第一批釀酒原材料送達至蘇洋酒業,進行除塵、去雜、孵化、發酵四大流程上百道工序。正所謂,老窖生香,酒愈好。蘇洋擁有幾十年老窖原酒,以砂石條形窖為發酵容器,內含豐富的微生物,使得酒味自然會芳香濃郁,綿柔甘烈,香味協調,綿甘適口,回味悠長。蘇洋酒,每一滴酒均是心血所造,每一杯皆為傳世佳釀。
【傳承夢-匠人技】
明朝年間山西族人至此創辦了“順昌永”號糟坊,經多少代人對白酒的探索與努力,洋河“順昌永”號白酒遠召盛名。清末民初時期“順昌永”在上海、鎮江、徐州、邳縣等地開辦了十多家分號。解放后1956年被國家公私合營到洋河供銷合作社。十一屆三中全會后,1983年由其后人王林云先生領族兄三人重操祖業,在江蘇省工商局以450萬元取其“江蘇洋河”的簡稱注冊了“江蘇省蘇洋釀酒有限公司”,把王氏家族流傳下來的傳統老五甑雙輪固態發酵工藝傳承至今。
“老五甑”發酵工藝簡單來說是指在窖內有四甑酒醅,即大渣、二渣、小渣和回渣,出窖后加入新原料分成5甑進行蒸餾,其中4甑入窖繼續發酵,另一甑丟糟。再次基礎上,蘇洋酒業用料更為考究——采擷甘甜沒人美人泉水,輔以精心選取上等紅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麥。如此一來使得蘇洋酒,酒香而味更醇,色澤清透,品質上乘。
(蘇洋老窖池)
【大國夢-匠人行】
國家立于世,需要天賦異稟、敢于創新的科學工作者,需要心有川澤、指尖靈動的藝術家,亦需要不為稻粱謀、只愿鑄完美物事的工匠。如果中國夢是匯聚了每個普通人夢想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那么匠人心便是強勁的助力,是前方的燭火,是我們在仰望星空時仍記得腳踏實地的信仰。
40年前正是憑著對理想的追求,對酒文化的崇敬,才有了【蘇洋酒業】誕生;40年間也正是憑借著鍥而不舍的努力與創新,兢兢業業,默默奉獻,才讓蘇洋人在白酒行業寫下了響亮的名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蘇洋人用自已的雙手和傳統工藝釀造著甘甜的美酒;傳承千古事,匠人寸心知,蘇洋人也不斷彰顯了我國幾千年的民族精華,工匠精神。
多年來,蘇洋酒業積極承擔著社會責任,蘇洋酒廠所在地——洋河東圩村的居民都從草房翻成了瓦房;幾十年間,蘇洋酒業一直以推動社會發展為己任,以一顆匠人之心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共筑大國基石。酒香共文化遠播秉承匠人心,終有一日,得見大國崛起,榮耀與盛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