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車、蘇寧環球、寶鋼股份、中國聯通、中興通訊……去年以來,偏居大西北的啤酒企業蘭州黃河的證券投資部門可一點沒閑著,通過對金融板塊、基建板塊、通信等大盤藍籌股的投資,該公司利用自有資金獲得的炒股收益,遠遠超過了啤酒主業收益本身!
去年年報顯示,蘭州黃河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90萬元,同比增長207%。截止去年底,其擔保公司和農業公司的證券投資帳面收益高達7063萬元!
一季報,蘭州黃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00萬元,同比增長2872% !扣除非經損益后,凈利潤只有989萬元,不足千萬元,同比下滑9%。拉開非經常性損益的詳單,除同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相關的有效套期保值業務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取得的投資收益高達6200萬元!
一面是面對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復雜的環境制約以及氣候因素的影響,啤酒主業業績下滑厲害,一面作為實體經濟主體,從去年至今,公司主要收益卻來自股市。啤酒主業不景氣。前有啤酒花賣殼給同仁堂藥業,由專注啤酒的歐洲啤酒巨頭嘉士伯把旗下烏蘇啤酒全部買走。下一個被嘉士伯完全“收編”的會不會是蘭州黃河?
在號稱“西北王”的楊世江眼里,蘭州黃河所擁有的黃河啤酒一直以一面民族旗幟飄揚在西北廣大地區。目前,和其合資的嘉士伯也只有沒超過50%的表決權。
啤酒產銷量和收入下滑
蘭州黃河的產量下降并不是例外。
去年,按統計局數據,中國啤酒行業全年累計產量4921.85萬千升,多年來首度出現下滑,出現了同比下降0.96%的降幅。
蘭州黃河的年報顯示,由于大集團不斷蠶食和公司營銷改革陣痛帶來的影響,導致公司去年啤酒產量、銷量下降。具體而言,蘭州黃河去年實現啤酒飲料產銷量24萬千升,同比下滑18%!
啤酒銷售規模的萎縮帶來銷售收入的下降。去年,蘭州黃河實現啤酒銷售收入5.25億元,同比下降9%。麥芽產業也因受啤酒市場低迷及澳麥豐收大量涌入國內影響,產銷量也不同程度下降,去年實現6萬噸銷售,同比下滑17%。麥芽產業收入1.45億元,較上期減少19%。
受市場和宏觀政策影響,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復雜的環境制約以及氣候因素的影響,蘭州黃河總結,這些都是導致啤酒主業業績下降的緣由。
公司不得不進行內部改革,從管理上要效益。通過不斷精細化管理,壓縮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及其他業務支出,去年蘭州黃河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90.23萬元,同比增長207.23%。但扣除非經損益后,蘭州黃河的利潤報表遜色太多!2000萬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長不到一倍。按公司7.9億元的年營收來算,銷售凈利率為2.5%,在啤酒業算低。
啤酒界的“炒股高手”
這家20萬千升以上啤酒規模的企業和上百萬千升規模的大集團相比,其投資能力可不弱。今年一季度,蘭州黃河的投資收益對凈利潤的貢獻甚至高達幾倍!
先看去年,蘭州黃河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90萬元,同比增長207%。截止去年底,其擔保公司和農業公司的證券投資帳面收益高達7063萬元!
再看今年一季報,蘭州黃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00萬元,同比增長2872%!扣除非經損益后,凈利潤只有989萬元,不足千萬元,同比下滑9%。其投資收益有6200萬元,也就是說,是其主業實現凈利潤的6倍多!
如此靚麗的投資報表和蘭州黃河“超凡”的投資眼光有關。
該公司介紹,公司專注對金融板塊、基建板塊、通信等大盤藍籌股的投資,緊密關注宏觀經濟走勢,準確把握趨勢性機會。
那么,來看下蘭州黃河的炒股清單吧!
以中國北車,蘭州黃河最初投了4600萬元,去年投資收益是800多萬元;公司炒寶鋼股份,初始成本700萬元,到去年底賺了300萬元;投蘇寧環球400萬元,賺了140萬元。
早在4月13日發布的第一季度業績預增公告時,蘭州黃河就稱,報告期內,國內股票二級市場持續走高,公司證券投資處置及持有收益較上年同期獲得較大幅度增長,對公司凈利潤產生了正面的影響。
蘭州黃河由蘭州黃河企業集團公司于 1993 年 12 月發起設立。2006 年股改前,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蘭州黃河企業集團公司將本公司控股權轉讓給了蘭州黃河新盛投資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由楊紀強變更為楊世江,目前是蘭州黃河董事長。目前,蘭州黃河新盛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蘭州黃河21.29%的股權,為控股股東。
楊世江從2004年和嘉士伯合資。公司旗下青海黃河嘉釀啤酒有限公司、蘭州黃河嘉釀啤酒有限公司、酒泉西部啤酒有限公司和天水黃河嘉釀啤酒有限公司均和嘉士伯共同成立,雙方持股各占50%,但蘭州黃河的表決權占60%。和嘉士伯通過資本手段多次并購,拿下了重啤股份控股權不同,嘉士伯至今沒有獲得蘭州黃河旗下啤酒企業的實際控制權。
今年,嘉士伯在西部啤酒版圖上再戰一役。和蘭州黃河一樣,啤酒花的主要利潤來源已不再是啤酒。后者主要靠賣資產作為利潤貢獻。雖然丟了啤酒花這個上市公司的殼,但嘉士伯棄殼卻買下了啤酒花擁有的50%烏蘇啤酒的股權,從而徹底擁烏蘇啤酒入懷。
蘭州黃河如今同樣“不務正業”,靠炒股賺錢。其20萬噸的啤酒產銷量嘉士伯難道不想趁大勢收編,和烏蘇啤酒一樣獨吞其旗下啤酒廠?筆者認為,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