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鄂酒龍頭”的白云邊,戰略也同樣和茅臺、洋河等名酒企的戰略殊途同歸。
據白云邊副總經理冉榕軍4月24日在經銷商大會上總結,2016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經濟形勢仍然呈L型走勢,三公消費限制已進入常態化,社會消費信心嚴重不足,致使白云邊前期高速發展中所產生的問題逐漸呈現。
“白云邊12年、15年、20年這幾款主產品面市多年來,各渠道的利潤已經透明,動銷手法上也一直比較傳統,很少有創新。”湖北省某區域白酒經銷商劉華(化名)對酒業家記者表示,“不過因為在省內消費者中的口碑極佳,所以還在做白云邊。”
事實上,湖北省外市場的渠道利潤薄也開始被經銷商提出來。一位山東白云邊經銷商李剛對酒業家記者透露,在山東買白云邊的消費者一般都是喝過或是買過白云邊的,價格都透明了,白云邊12年、15年、20年在湖北省內的利潤就很低,到山東這邊價格更低,利潤更薄,相對比,白云邊星系列的渠道差價還比較穩妥。”
公開數據顯示,白云邊酒業2016年銷售額為43.44億元與2015年基本持平,但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白云邊省外銷售7.6億元,同比增長10%;這意味著白云邊湖北省內市場略有下降。
在湖北市場逐漸開放的背景下,加強價格和渠道管理,確保各級經銷商利益成為白云邊2017年戰略的重點。
圍繞2017年42億的銷售目標,白云邊市場營銷負責人在上述會議上表示:為了實現有效銷量提升和市場良性循環,2017年將出臺新的管理辦法和措施,加強渠道和價格管理,加強二十年、十五年和十二年的管理,重塑價格標桿,保證每一級客戶都有合理的利潤空間。
“加強終端基金管理,讓終端基金發揮最大的作用,在省內形成牢不可破的終端壁壘;擴大中低端產品的市場份額,完善產品結構,增加產品活躍度,擴展渠道利潤;優化經銷商管理,進一步推進和深化經銷商考核。”上述負責人表示。
事實上,白云邊董事長梅林數次提到價格管控問題。“市場競爭沒有從天而降的取代,只有悄無聲息的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