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區域啤酒企業蘭州黃河發布2018年第一季度業績公告。公告顯示,蘭州黃河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跌11.54%,歸屬于上市股東凈利潤-557.8萬元,較上年同期大跌131.62%。對于各項經濟指標的大幅下滑,蘭州黃河解釋為報告期內因證券投資取得收益減少所致。
事實上,蘭州黃河的營業收入已連續多年呈現負增長。2014-2016年,蘭州黃河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95億元、7.02億元、6.78億元,持續下滑。2017年營業收入更跌破6億元達5.96億元,同比下滑12.01%,其中,占比達88.39%的主營業務收入為5.27億元,同比下滑11.83%。與之相應,2017年蘭州黃河的啤酒飲料產銷量也呈現下滑,其中生產量為157088千升,同比下滑15.71%;銷售量163029千升,同比下滑9.5%。而從2018年一季度公布的經營數據來分析,業內預計2018年蘭州黃河的啤酒飲料產銷量將繼續下跌。對于主營業務的消極表現,蘭州黃河的解釋為,受啤酒消費結構的升級,進口啤酒、精釀啤酒等替代產品的擠壓,原料價格波動,以及人力成本上漲等因素直接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公告期內,蘭州黃河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取得的投資收益為約-994.5萬元,而在蘭州黃河扭虧的2017年年報中,這一收益的數據為1604萬元。業內人士表示,這意味著蘭州黃河在主營啤酒業務持續低迷的情況下,熱衷于證券投資的行為已成為影響企業利潤變化的主要原因。
對于蘭州黃河后續競爭能力以及生存能力,有業內人士表示并不看好。啤酒行業目前競爭激烈,而蘭州黃河本身區位比較狹窄且難以擴張,因而主業突破可能性不大。同時,蘭州黃河股東內訌問題長期未解決,內部矛盾升級,嚴重阻礙了主營業務的發展。而將主要精力放在炒股等金融活動上,更讓蘭州黃河類似賭博式的經營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