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張裕葡萄酒來講,這個周末顯然是一個輕松,又是一個不輕松的周末。
4月21日,張裕發布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7.1759億元,較上年增長1.46%,凈利潤9.8246萬元,較上年下降4.62%。
在進口葡萄酒依然來勢洶洶之下,依然能夠取得營收正增長,顯然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利潤水平的下降,對于張裕葡萄酒來講顯然則是另外一種壓力。
好消息與壞消息:符合行業趨勢,但不夠讓人滿意
數據顯示,我國葡萄酒行業從2010年開始出現下降趨勢。2012年以來,本土生產企業利潤下滑甚至虧損。2016年葡萄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40家,累計產量113.74萬千升,累計銷售收入484.54億元,同比增長3.97%,凈利潤48.70億元,同比下降6.59%。
與行業數據對比可以發現,張裕葡萄酒的營收增長水平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同時凈利潤下滑幅度要低于行業水平,由此顯示了張裕葡萄酒在國內葡萄酒行業的規模優勢。然而從張裕葡萄酒自身來看,2016業績似乎也并不太令人滿意。
2015年,張裕停止連續三年下滑的趨勢,年度實現營收46.5億元,比上年增11.86%;實現凈利潤10.3億元,比上年度增5.36%。顯然,相比2015年,業績的增長幅度均有大幅回落。
對于2016年業績,張裕葡萄酒表示,由于國外葡萄酒大量涌入,其產品價格區間進一步下滑,使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給公司持續穩定增長帶來了更大挑戰。同時,受高毛利產品銷售占比下滑而低毛利產品銷售占比上升影響,凈利較上年有所下降。
從一定意義上,張裕葡萄酒2016年業績反映了國產葡萄酒目前的現狀:國產葡萄酒行業依然處于低位,由于行業調整帶來的沖擊,中高端酒的銷量下滑,但中低端酒銷量上升,與此同時,市場銷售也開始發生變化。與此同時,進口葡萄酒進口量依然保持較大幅度增長,雖然平均單價下降,但銷量的上升,直接沖擊了國產葡萄酒的市場。
張裕既想做好國產酒,又想做好進口酒
雖然業績出現波動,但張裕葡萄酒似乎依然看好國產葡萄酒行業,同時希望擴大進口酒業務來保證業績增長。
日前,張裕葡萄酒釀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記明在接受中國商報采訪時就表達了對國產葡萄酒市場的看好之意。
李記明表示,葡萄酒的市場蛋糕越來越大,國產葡萄酒整體上有很多機會,葡萄酒具有自然特性,風土獨特性,品類復雜性,所以葡萄酒相對于其它酒類產品品類更加多樣化,這就使中國大中小型葡萄酒企業都有發展機會,因為不同規模的企業針對不同產區,生產不同檔次的葡萄酒。
對于進口酒業務,李記明在透露,張裕購買的國外葡萄酒莊要求知名產區,知名品牌,在國外發展良好,正是因為看到了中國消費者對進口葡萄酒的消費需求,張裕才做此舉,并把部分產品引進中國銷售,張裕對其國產品牌占比的目標是爭取五年內實現張裕進口酒的銷售業務占張裕總銷售的30%。
“今后發展中,張裕先把自有品牌做好,再次把白蘭地做好,最好再做好進口酒,堅持三箭齊發。”李記明表示。
分析人士之處,從國產葡萄酒格局來看,張裕和長城是當前的兩大巨頭,暫時沒有其他企業能夠挑戰張裕葡萄酒的地位,張裕葡萄酒只要做好現有市場的營銷管理工作,提升渠道效率,將有望保持其發展勢頭,但從進口酒業務來看,傳統的進口葡萄酒巨頭林立,且海外直采業務的發展等等原因,同時,進口葡萄酒品牌分散,消費者出了產區認知和少量品牌認知之外,對于進口葡萄酒的區分能力有限,因此張裕要保持進口酒業務的增長存在相當的挑戰。從其他酒業務來看,張裕白蘭地有望受惠于近年來白蘭地、威士忌消費提升的利好,但如何抗衡國際知名品牌的同時,提升口感適應中產階級將是張裕的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