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漿酒之后,“古酒”會是下一個白酒企業封藏大典的熱點嗎?
4月19日,洋河股份2016封藏大典在洋河股份三大原酒釀造基地之一的泗陽釀酒基地舉行,期間洋河股份封藏了由洋河股份26位國酒大師以最嚴格、最苛刻、最精心的態度手工釀造的洋河漢酒,主打“古法釀造、優選老酒、原酒京華、大師釀造、古樸包裝設計”,力圖用“古”來復原和刻畫洋河漢酒的稀缺性。
此前,封藏大典作為各酒類企業的年度重要的文化和營銷活動,企業多推出的是原漿類產品,以體現產品與大流通產品的不同價值,但由于家家企業都推封藏原漿、年年都搞封藏原漿,消費者對原漿類封藏產品的新鮮感已經過去,而此次洋河推出的漢酒被看做一個白酒封藏的創新,基于洋河領頭羊的身份或將引起行業“古”白酒的風潮。
也有業內人士則擔心,白酒行業模仿成風,“古”白酒泛濫之后,將極大稀釋該概念的市場價值。
洋河漢酒:一切以“古”的名義
無論會從此次活動中,洋河在打造“古”味上用盡力功夫。大典現場力求原汁原味地保留、傳承古老的釀酒歷史和文化積淀,通過細致的歷史搜集和查證,把漢代的釀酒集市和場景恢復呈獻出來。
而推出的洋河漢酒本身“古”味也十分濃郁。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洋河漢酒是指依據漢式釀酒古法,優選洋河10年老酒,輔以泗陽1:10000原酒精華,經國酒大師匠心打造,從包裝到釀造工藝都力爭在每個細節融入漢代元素。在釀造技藝上,洋河漢酒采用漢代延續的純手工釀酒方法,用古法秘技封藏。從釀酒到封壇過程都沿用祖輩的手工秘技,選料、配劑、糊壁、封壇,每個過程,每個細節都追求極致。傳承千年的傳統工藝,造就了洋河漢酒獨特且高貴的品質。
同時,洋河漢酒在外形包裝上極具藝術品鑒價值。漢代雙耳瓿、沽酒宴飲圖等漢朝文化元素,都被融入壇身,對于此款洋河漢酒,宣傳資料稱“用古董技藝打造出來的漢酒封壇酒,不是古董勝似古董。” 蘇酒集團董事局主席張雨柏也形容說,“飲一杯洋河漢酒,追憶先秦古漢的風花雪月;藏一壇洋河漢酒,靜聽華夏文化的千年之聲”。
業內人士指出,洋河漢酒是企業將封藏大典的產品進行了重新的定位設計,與以往的原漿類封藏不同,通過推出全新的“古”酒來打造消費者的記憶點,一來滿足了消費者的新鮮感,另一方面也有望進一步為洋河酒文化做更深層次的傳播。
“古”酒概念或將成行業創新概念,實際營銷依然依靠企業自身
當前,由于白酒各類封藏大典已經“泛濫”,企業缺乏新鮮點來吸引投資者或者消費者購買,而洋河此時大力的推出“古”酒概念,則有望引領行業的新一輪“古”白酒的推廣。
對于洋河漢酒的發售,有關媒體報道稱,“從大典獲悉,洋河漢酒封壇酒是限量發售,古法釀造、古法封藏,極具稀缺性和穩定增值的價值。所以,該酒非常搶手,大典上嘉賓們的購酒熱情高漲。”
“漢酒在封藏類白酒產品上是一種全新的內涵創新,但封藏產品的本質未變,依然要依靠企業自身的營銷傳播力來推動實現營銷。”酒業時報首席評論員秦君表示。
據了解,圍繞封藏大典的創新,同為一線企業的瀘州老窖很早已經做了一定的創新,推出了“生命中的那壇酒”,除了封藏營銷,甚至還做了大量的文化和地面推廣,保證了營銷的快速增長,但依然也挑戰重重。
實際上,每一次酒業的創新都在缺乏想象力的白酒行業隨后引發各類模仿,甚至抄襲,從小酒江小白到雞尾酒RIO,都未曾逃脫行業模仿的窘境。因此對于洋河漢酒,有業內人士擔心引發企業的模仿風,不斷推出“元酒”、“商酒”...等等產品。一旦如此,泛濫的“古”白酒概念,將稀釋其自身的文化價值,這一系列概念白酒的未來的生命力依然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