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以來,白酒行業開始了受到嚴峻的考驗,大部分白酒企業營銷受阻,進入了緩慢的調整期。習酒公司經過三年的深化改革,調整轉型,取得了良好的成績:2015年公司實現銷售額超過20億,同比增長20%。2016年作為“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習酒力爭每年保持增長20%以上。
而對于外界關心的習酒上市問題,我(貴州茅臺集團習酒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鐘方達,編者注)想說的是,我們是一定要上市的,但不能為上市而上市,公司要找一個合適的時機,有一個好市值。2012年習酒完成企業股改,準備上市,但卻遇上了限制“三公”消費,上市暫時中止。2012年我們的凈利潤是4億多,是一個黃金階段。2013年、2014年都在下降。下降以后選擇上市的話就不太合算。2015年的銷售收入比2014年有較大程度的上升。
未來上市首選在國內主板上市,沒考慮過上新三板。習酒屬于資產非常優質的公司,所存的基酒有5萬噸,按成本算是很大的一筆資產,現在不缺資金,資產負債率是30%多,沒有有息負債。如果再逐年上升,恢復到2012年的水平,市值就會高得多,上市總要賣個好價錢。我們預估到2018年恢復到歷史最高水平,即銷售收入30億元。
作為一名老習酒人,我在習酒工作了31年,也是習酒引進的第一個大學本科生,見證了習酒歷史發展的很多重要時刻。我19歲先是成為習酒廠子校一名老師,后來到華南理工進修分子化學和天津理工學習釀造,學成歸來成為酒廠技術員。后來成為股份公司的副總經理,之后1994年轉做華東大區的銷售經理,當時華東的銷售收入占了整個習酒銷售公司的50%。。任總經理以來一直抓生產直到現在。據我經歷和了解到的,習酒建廠60年以來,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而這三個發展階段也基本上是大部分歷史悠久的白酒企業所經歷的。
堅持兩個“王道”
第一個階段是上世紀50年代到1979年的改革開放階段,該階段是起步創建階段,這個階段雖然很長,但是它當時的這個國家的經濟總的來講是一個短缺經濟,總的來講就是一個只要有生產就有銷售,所以其實是一個生產導向型的。
第二個階段就是1980年到1992年,也是一個生產主導型的。企業所做的就是加快生產,擴大生產規模。但到了1992以后慢慢的全國白酒業的產銷就平衡了,也有產大于銷的趨勢。我將1992年這個階段叫做銷售導向型的階段,全國所有的白酒企業都去做銷售,都去辦酒廠。習酒在這個階段也是想辦法買糧食,拉關系買鋼材,買水泥過來修車間、蓋房子,想辦法生產,只要生產出來基本上就能賣掉。這個時間是習酒公司一個發展擴張的時期,我們的很多車間、廠房都是在這個時間修的、包括習酒的觀景臺、停機坪都是那時修的,1990年代是習酒的輝煌時期,當時習酒的擴張速度過快,當時占用的資金比較多。但是1993、1994年以后,隨著整個白酒行業的產銷平衡,還有國家銀根緊縮的政策,習酒的資金方面出現困難。在1997年、1998年習酒的資金鏈出現斷裂,這個全國特別是貴州好多家酒企都是這個時候出問題的。最終在政府的協調下我們并入了茅臺集團,從1998年習酒正式成為茅臺的子公司,從1998年起每年銷售都上升,沒有下降過,一直一條線的上升。
而到了2012年、2013年以后,我認為進入了白酒業的消費導向型階段,其實就是一個用戶思維轉變?梢哉f2012年白酒行業進入拐點,政府出了反腐等八項規定,產銷嚴重不平衡,庫存太大了。很多白酒企業出現了銷售腰斬的現象。我認為最核心問題還是行業和企業自身出了問題。白酒行業跟中國的其他行業一樣,出現了產能過剩等問題。
2012年習酒完成企業股改,準備上市,但卻遇上了政府限制“三公”消費,上市之路戛然而止。為了應對2012年以來整個行業的調整,我提出了兩個發展要點,第一是現金為王,因為我們在1990年代的時候有過教訓的,必須要保持我們的現金,所以我們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間雖然擴建比較多,我們都是自籌資金,我們沒有貸款,也沒有向外借錢。2012年當時準備搞幾個項目,進行了急剎車,因此沒有造成損失。這段時間先倒下去白酒企業,都是資金鏈斷裂的,所以我們要保持資金的充裕。
第二是消費者為王,以前找個地方開招商會、訂貨會,把產品壓在團購客戶手里面,現在這條路行不通了。我們沒有在經銷商手里面砸貨,而是去做消費者的工作,讓消費者自己掏錢買,然后經銷商再過來跟我進貨,把消費者終端做起來,們就開品鑒會,把全國的消費群體請過來喝酒。作為一家區域性的白酒品牌,從2010年以后我們就逐漸往省外走。從2011年的近幾年開始,我們在中央電視臺投放大量廣告,再加上加強了銷售渠道建設,習酒的知名度在全國都有很大的提高。2015年我們請了全國各地將近1萬名消費者到習酒公司來,每一個人身上花一兩千元錢錢,請他們過來看看習酒公司的酒,是實實在在的傳統工藝,純糧優質白酒,看了喝著也放心。這個就是消費者為王,就是增加消費者的體驗,做消費者的工作,讓消費者接受這個產品。這個才是可持續的。
白酒行業未來集中化趨勢
從現在回頭來看,這些年來白酒行業倒閉的企業,大致可以分為三批:第一批是資金鏈斷裂的企業,第二批沒有品牌的是幫人家搞生產,搞代工的企業,第三批品質差、質量低的企業,慢慢肯定要被淘汰。
目前習酒的營銷網絡在建設和完善的過程中,現在我們公司有1000多家經銷商,其中在省外分布了一半,有500多家,在每個省都有,大多數的地級市都有代理商,有的建設得好一點的地方,縣級的代理商也建立了。我們的產品基本上也都鋪下去了,在全國多數地方都能看見。從2015年的情況看,省外的銷售收入大約占了我們公司整個銷售收入的35%,貴州省內占65%。2015年,河南省、廣東省的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人民幣。
同時,為了應對互聯網時代的對酒企營銷的沖擊,2016年習酒提出了堅持兩大中心齊頭并進,特許電商側翼前行的銷售策略。2016年3月22日,習酒公司與酒仙網簽訂戰略合作簽約協議,雙方將在企業戰略發展、形象宣傳、行業輿情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表示,習酒公司生產規模大,實力雄厚,近年來在行業內一直持續穩步發展,未來酒仙網將努力打造行業內規模最大、形式最豐富、效率最高的互聯生態圈,實現互利互惠共贏。此前習酒也與1919酒類直供、天貓、京東都有銷售合作。同時習酒也是茅臺的電商公司的股東,有部分產品在該電商平臺上也有銷售。
我們下一步工作還是要繼續的加大省外市場的建設力度,策略就是以貴州為根,貴州作為一個基本的保障性市場,把省外市場作為一個突破性的,潛力比較大的一個市場來開發。貴州是我們的根據地,在貴州如果按照銷售量算的話我們是排名第一,是市場占有率最高的企業。但貴州畢竟是個落后省份,三、四千萬人,容納的空間有限,我們將來要想更大的發展,肯定還是要向省外發展的,2016年我們也確定了河南、廣東、山東作為一個重點突破的省份。要在省外再建立幾個比較大的市場,能夠建立幾個超過3億、5億的市場。這個時候習酒才能真正的從地方性品牌或者區域性品牌,向一個全國性品牌邁進。我們的目標是爭取在“十三五”末進入全國的前十強。
建廠60多年來,習酒一直保持傳統工藝進行生產,包括酒的儲存也是最傳統的陶壇儲存,這能保持一直以來口味差別不大。習酒產品品質有保障能傳承,還在于我們的人才儲備體系,是老中青結合的。現在習酒公司資歷最老的技術人才是我,我在習酒工作31年,從2000年起連續三年擔任了白酒業國家級評委、國家一級品酒師,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老”的這批還有總工程師胡峰等等,下面一個梯隊還有三個國家級評委。而其實在釀酒、發酵、制曲、酒庫庫存、勾兌環節等,也都是有老中青三代人在里面,內部都是師傅帶徒弟的關系,基本上形成了一個梯隊。這種傳承在習酒內部是非常穩定的,這也保證了習酒將來的技術團隊的穩定性。
其實,這些年技術團隊也流失了一些人。貴州的濃香型的白酒廠總工程師級別的,很多都是從習酒過去的。習酒人才多,出頭不容易。記得一次有一位同行跟我說:“習酒經常有人走,但是對你們好像也沒有什么影響啊。”我跟他開玩笑說:“走的都不是人才,人才都不會走。”因為人才基本都進入習酒的核心團隊了,根本舍不得走。
而對于整個白酒行業,我認為今后會越來越集中,雖然不會像有些人預測的那樣只剩七八家。因為白酒有地域性特點,四川酒就四川的烙印,江蘇酒有江蘇的風味,因此不可能只剩七八家,但全國幾十家應該足夠。白酒業現在這種集中化趨勢已十分明顯,白酒行業的兼并重組未來還會有。目前習酒沒有大的并購計劃,但也不排除并購其他醬香型酒廠的可能,畢竟我們的目標是未來成為中國醬香第二名(第一名為茅臺),并力爭十三五末實現翻一番,進入中國白酒前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