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白酒企業去年財報高歌猛進之際,作為曾經“徽酒四杰”之一的金種子酒(600199)卻交出了份難看的成績單: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19萬元,同比下降51.88%。此外,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53.32 萬元,為近10年來首次虧損。
最新公告顯示,公司收到了上交所年度報告事后審核問詢函,要求公司補充披露“為何行業業績向上、公司利潤向下”。昨日,公司內部人士向《金證券》記者表示,會按時回復上交所問詢函,“目前沒有進一步的解釋。”
凈利潤五連降
3月16日,金種子酒發布了2017年年度報告。公司2017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2.90 億元,下降10.1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是-253.32 萬元,為近10年來首次虧損。如果視線拉長,從2013年開始,金種子的營收與凈利潤開始下滑,到2017年已經是五連降。
但據國家統計局披露:2017年,全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5654.42億元,增長14.42%;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28.48億元,增長35.79%。
金種子酒的異常表現,引起了監管層關注。昨日,金種子酒披露收到年度報告事后審核問詢函。上交所方面要求金種子酒補充披露一些關鍵信息,包括分產品、分地區具體分析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持續5 年下降的原因;公司經營業績情況是否符合公司業務區域同類產品的經營發展趨勢及其原因分析。
《金證券》記者發現,公司去年幾大核心財務指標確實蹊蹺。比如年報披露,公司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期末余額分別為1.14億元、1.44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16%、32.11%。
“白酒行業普遍采用先款后貨的結算方式,像茅臺都是經銷商搶著要貨,幾乎沒有應收賬款,去年整個行業都在回溫,金種子酒的應收賬款反而快速增長,讓人難以理解。”《金證券》記者接觸的業內人士直言。
營銷依賴癥
據了解,對于業績下滑,金種子酒曾解釋稱,公司由于抓產品、結構調整等方面原因,2017年度營業收入及利潤較上年度下滑。隨著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在白酒消費結構向大眾消費轉移的趨勢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使大眾消費者對中高端以上白酒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低端酒銷費被中高端白酒擠壓。
此前,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在接受《金證券》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白酒行業進入激烈競爭時代,名酒企業紛紛將渠道下移,區域白酒遭受擠壓。
滬上某白酒研究員也對記者稱,從四五年前來看,金種子的營收規模并沒有大幅縮水,但利潤大幅減少,究其原因,公司過度依賴渠道和營銷,導致市場費用、銷售費用和渠道費用等成本大增。公司銷售費用率曾一度超過35%,位于白酒行業之首,其中促銷費用占比為29%。
“近一兩年,公司壓縮了費用端,但用于產品競爭力不夠,銷量出現斷崖式下滑。加上公司國企體制下長期缺乏有效激勵,種種努力始終未見成效。”他繼續稱。
《金證券》接觸的業內人士同樣表示,一線品牌白酒提價雖然打開了中低端白酒的價格空間,但這個階梯的白酒競爭激烈,市場對價格高敏感,在無增量市場的背景下,它們將很難達到上一輪行業景氣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