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華潤啤酒(00291.HK)公布了2015年業績公告,截至2015年12月31日,包括已終止業務,華潤啤酒在上一年度營業額1331.03億港元,按年跌21.18%,凈利潤虧損39.95億港元,相較于2014年度虧損的1.61億港元大幅增加。
其中,2015年,華潤啤酒持續經營業務的綜合營業額及股東應占綜合溢利分別為港幣348.21億元及港幣8.31億元,按年增加1.0%及13.8%。啤酒業務的營業額及應占溢利分別為港幣348.21億元及港幣8.31億元,按年增加1.0%及9.2%。截至2015年年底,華潤啤酒在中國經營97間啤酒廠,年產能約2200萬千升。
據報道,同一天,剛剛3月才出任華潤雪花啤酒總經理的侯孝海也首度在香港出席了業績記者會,會上還談及未來產品方向和對外收購態度。
剝離非啤酒業務,華潤啤酒成功轉型
去年8月底,華潤創業將占其比重約八成的零售、食品及飲品三大業務出售給母公司華潤集團,其中包括華潤萬家、蘇果、歡樂頌、太平洋咖啡和怡寶等知名品牌。在剝離了旗下所有非啤酒業務后,華潤創業更名為“華潤啤酒”。
由于非啤酒業務完成了剝離,所以財報中2015年全年業績中關于非啤酒業務的經營數據均截止到2015年8月31日,被稱為“已終止業務”。財報顯示,已終止經營業務營業額984.16億港元,凈利潤虧損48.26億港元,年報中給出的原因是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行業整合,以及業務轉型和全國擴張而持續投入資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對于華潤啤酒來說,變成單一啤酒公司,業績反而更加好看。盡管去年中國啤酒市場銷量下跌,啤酒銷量較2014年下降1.3%至約1168萬千升,但華潤啤酒營業額仍然微增0.98%,凈利潤則增長13.84%。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受宏觀經濟增長放緩,進口啤酒以及果味預調酒等新式低酒精飲品崛起等因素影響,相比前幾年的繁榮,啤酒行業已經走過行業頂點,行業周期開始逐步向下。這對包括華潤啤酒在內的各大啤酒公司都是極大挑戰。
前兩月華潤旗下啤酒量價齊增
據華潤啤酒投資者關系總監謝丹瀚透露,今年首2個月,公司旗下啤酒平均單價及銷量有個位數增長,較去年底改善。由于去年下半年市場轉差,公司啤酒銷量全年下跌約1%,但好過市場下跌約6%。
華潤雪花啤酒總經理侯孝海表示,雖然市場近兩年的表現并不理想,但相信中長期會回復增長。他指出,中國啤酒的市場增長空間仍大,相信城鎮化會帶動消費需求,預計未來市場能夠轉好,同時,即使行業不增長,雪花啤酒銷量也在增長。
侯孝海表示,華潤方面未來會繼續增加高、中檔酒的占比,推出個性化產品,豐富產品線,并會把重點放在高檔酒,未來會致力提升市場占有率。
談并購,華潤意在“大品牌”
談及產業并購,侯孝海表示,未來收購中小型品牌的機會和意義不大,與大型品牌則有合作、合資或并購的興趣,但目前沒有確實的對象及時間表。其實,華潤啤酒此前曾透露,華潤集團承諾會向華潤創業提供100億港元貸款額度用作未來發展及收購。
侯孝海還說,對與海外品牌合作持開放態度,目前已將部分產品出口到海外,只是現在仍在初期發展,銷量較小。
對于中國啤酒行業的未來,侯孝海判斷說,雖然內地經濟下行,但啤酒市場放緩幅度不算大,中期有增長空間,加上城鎮化可刺激需求,及產品結構改變,中高檔產品增長更快,因此他對啤酒市場仍然充滿信心。
今年3月,華潤啤酒宣布以16億美元的價格購入SABMiller Asia持有的49%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如交易完成,華潤啤酒將全資控股這家中國最大啤酒公司,也將有更大資本運作的可能性。據最新消息,華潤啤酒和SABMiller已向中國商務部報告這項交易。預計今年年底將完成此項交易。
據謝丹瀚表示,此次向 SABMiller 收購雪花啤酒余下股權作價是“友情價”,雙方將在未來持續商討合作機會。同時,目前華潤啤酒并沒有計劃為雪花啤酒引入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