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瀘州市政府在南苑會議中心二樓,舉行“第四屆市政府質量獎”表彰大會,四川發展純糧原酒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4家企業和4名個人,獲得本屆市政府質量獎表彰,這也是瀘州市原酒企業第一次獲此殊榮。中共瀘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林興出席會議并講話,市政府在家班子全體成員出席會議,會議由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封安主持。
董事長劉斌(左五)代表四川發展原酒基金領獎
政府質量獎,主要授予有廣泛社會知名度與影響力,實行卓越績效模式管理,質量管理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在國內、省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企業;市政府質量獎面向一二三產業各個行業,每兩年評審一次,由瀘州市質量強市領導小組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是瀘州市政府設立的最高質量榮譽獎。
近年來,四川發展原酒基金以“中國工匠精神”為標準精選合作企業,以“敬畏自然堅守傳承”釀造法則全方位、全過程追溯監控生產,匯聚安全放心的高品質純糧原酒,監管質量生產過程,被業內各大酒企視為質量控制的教科書。
1建立行業標準
2015年成立以來,四川發展原酒基金便聯合中國酒業協會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等科研機構,探討原酒產業及標準制定,經過長時間艱苦細致工作與全國酒業的意見整理,由中國酒業協會于2016年8月向全國正式發布了《固態法濃香型白酒原酒》T/CBJ 002-2016、《固態法醬香型白酒原酒》T/CBJ 003-2016、《固態法小曲清香型白酒原酒》T/CBJ 004-2016三大行業標準,使原酒的質量從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打造產區旗幟
近兩年,四川發展原酒基金努力推動四川原酒產業“供給側”改革的步伐,創新“酒業基金平臺+原酒酒窖集群”的合作方式,致力于推動擁有優質窖池的本地中小酒類企業抱團發展;同時,撬動近30億元的資金落地瀘州,盤活了四川省諸多規模以上原酒生產企業,推動四川原酒產業快速走向規范化、規;、標準化、品牌化發展道路,增加“四川產區”優質原酒品牌知名度,為提升四川原酒的議價權做了大量的嘗試,引領了四川原酒企業做大做強。
3樹立質量標桿
為使得收儲的每一滴原酒都是純糧固態發酵,四川發展原酒基金作出了大量細致的工作。
集權威
整合瀘州市白酒行業高端人物,建立由30余位白酒大師和國家級、省級白酒品評專家白酒專家組成的核心專家庫,為原酒生產、嘗評、勾調、質檢、品牌、技術營銷等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同時,不定期邀請全國頂級知名白酒大師對收儲原酒進行盲評定位,并聘請全國品酒師大賽前部分獲獎者為特別專家,為產品評定提供技術支撐。
嚴準入
選擇符合條件的優質純糧原酒生產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對被入選原酒企業委派國家級釀酒師、品酒師,名酒企業老技術團隊,堅持從企業資質、征信、經營狀況以及優質窖池基礎、連續生產能力、原酒儲存能力、純糧固態發酵工藝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并予以全程跟蹤、監控、監督和指導生產。同時,對每一口優質合作窖池確定身份和等級。
全監督
憑借強大的專家團隊實力,建立全程可追溯的質量管控體系,采用“人防+技防(數字技術)”等技術手段,對原輔材料、入窖、發酵、出窖、取酒等一些列生產過程進行全程監控,采取派駐現場人員監管、專家巡查、視頻監控、網格管理等“四位一體”方式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控制和管理,保證白酒的純糧固態特性。
控過程
以原酒第三方感官評價和質量檢測標準化樣品數據庫,嚴格檢測原酒工藝技術和產品質量,原酒入庫經過兩次盲編碼后,由內部專家初評、理化指標檢測、外聘專家盲評、同位素檢測等程序確定原酒等級,分級分類安全規范管理,以確保建立原酒基金品牌公信力;同時,主動邀請當地政府部門參與監督。
4堅守傳統技藝
“酒好全憑窖池和技藝”,我們踐行《瀘州市白酒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條例》,對優質窖池和傳統釀造技術的盡心盡責保護,認真排查全市原酒生產企業優質窖池基礎、連續生產能力、原酒儲存能力、純糧固態發酵工藝。從瀘州老窖、郎酒等全國名酒企業中精選出近40名老技師,全程把握合作生產純糧固態釀造過程,切實幫助瀘州原酒企業改良生產技術和原料配方。我們專業巡檢專家針對巡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對合作酒企生產管理、技術提升給予積極指導。
5奠定品質基礎
我們認真開展課題研究,完成“釀酒翻沙工藝提升原酒品質”項目,正開展“窖泥芽孢桿菌的分離及其發酵特性研究”項目研究。同時,我們結合瀘州市傳統調味酒“口授心傳”的工藝,加以優化整理周邊優質原酒企業的管理規范,制定了《翻沙生產工藝實施條件及生產管理要求》《釀酒翻沙工藝生產作業指導書》以及《釀酒雙輪底工藝生產作業指導書》,并在6家企業先行開展生產試點,標志著瀘州本地特有的優質調味酒生產工藝,正式標準化、制度化、規;a,有力提升了原酒酒質和“瀘州產區”的核心競爭力。
截止目前,四川發展原酒基金與瀘州市及周邊范圍內40余家規模以上酒企攜手,穩定合作窖池1.5萬余口,建立了安寧、石洞和長安等七大基地,已實現原酒收儲近5萬噸;切實幫助20余戶停產或半停產狀態酒類企業恢復生產,推動3000余名剩余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累計為地方貢獻稅收近3.59億余元。
同時,四川發展原酒基金通過直接收購和委托重點優質窖池企業生產優質純糧原酒,帶動近12億元現金流進入本地酒類企業;幫助企業籌集啟動生產資金,累計支出白酒金融“預付款”近1.8億元,充分發揮基金對瀘州酒業“蓄水池”和“資金池”的作用。
通過三年多的努力,四川發展原酒基金已成功列入四川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全國首創十大典型案例,成為中國資本最大、收儲規模最大,且“全球唯一”的中國白酒原酒收儲銷售一體化交易平臺;先后獲得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園區工會聯合會“五一勞動獎狀”、“瀘州市酒業突出貢獻獎”等榮譽。
四川發展原酒基金榮譽出品
“映像巴蜀·釀酒師筆記”順應白酒市場發展需求,在產品品質、生產工藝上繼承了四川發展原酒基金企業的優質基因。有濃香型、醬香型兩種,從選糧到成品全程都由“國資龍頭、原酒超市”——四川發展原酒基金把控、負責。產品具有獨特故事內涵、質量可追蹤溯源,讓消費者買著放心,喝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