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營銷機制向市場前移的同時,產品研發、營銷策略也都應進行調整——推行產品全價位、市場全覆蓋,引領白酒行業將適應市場需求作為調整的方向。至于如何探尋這一“適應的調整”,五糧液集團正朝著“適應市場需求”的方向積極邁進。
例如,五糧液集團曾有一次研發,在決策40多個品種、不同口感的低度酒飲料的產品投放時,放棄了傳統的問道白酒專家的方式,而選擇以100位80后、90后品嘗后的喜好為評判準則。他說五糧液不僅要受年長者青睞,更要關注年輕消費群體,順應白酒消費低度化、時尚化的發展趨勢。
又如,五糧液集團目前已與“美國最大的酒業公司”百富門公司建立合作,共同研發面向年輕化、時尚化市場的酒精飲料,打通國內外新興酒飲市場。唐橋表示,“我要去研究年輕人,乃至年輕女孩群體喜歡喝什么樣的酒,逐步將五糧液集團的產品定位到更加多元化的受眾市場中。”
再如,五糧液集團己經在東北、華北以及中部湖北地區進行酒業整合的布局,將在行業自身的整合中做一名積極的推動者,引領白酒行業換擋升級謀發展。唐橋認為,白酒行業經過“黃金十年”的高速發展,在行業深度調整環境下的產業整合正處于“進行時”,酒業的市場、資本、生產等相關資源向行業的品牌企業集中,這己是趨勢所在。
白酒國際化:
“‘中國白酒金三角’應提升為國家戰略”
唐橋說,落實“八項規定”、限制“三公消費”,這跟發展白酒產業并不矛盾。一杯白酒,就是一杯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國人當珍惜。在國家的產業行業中,著眼于世界市場的白酒,是為數不多的具體自主知識產權和競爭優勢的產業。
唐橋頗有些激動地講到,全球化時代下,西方的紅酒在中國己經“進入尋常百姓家”。隨著中國國力的進一步提升和國家在全球影響力的增大,中國白酒進入西方乃至全球市場是必然的。中國白酒國際化,不僅向世界輸出的是芬芳迷人的消費品,更是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
白酒傳統產業的調整升級,除了上述的“著眼于內”,從國企改革、產業整合等方面進行自身改革與調整,還需“著眼于外”,走真正的國際化道路,將推動白酒產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中國白酒金三角’戰略是四川省于2008年提出的白酒產業戰略構想,我認為應把它提升到國家戰略。‘中國白酒金三角’正好是彌補中國白酒‘產區’缺失的明智之舉。”
唐橋說,提起葡萄酒,言必稱“波爾多”,提起威士忌,言必稱“蘇格蘭”,而西方的“洋酒”在中國廣泛進入中國市場,可見“產區”蘊藏著巨大價值。他建議把“白酒金三角”這一地方構想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以提升作為中國首個白酒大產區的川黔板塊的品牌勢能。
對此,唐橋分享起他的一些親歷故事,“在國內,大家更多地都知道五糧液,但不知道宜賓市;去到日本、美國等地,我送出一瓶五糧液,外國人很珍惜。這實際上是在傳播民族文化。”
他說,以全球資源作為白酒龍頭企業制定戰略的參照系,白酒的產業調整與升級,須把“走出去”作為一個重要考量來進行改造與發展。
至于如何加快白酒國際化的步伐,唐橋說,由于“消費文化”的差異,這需要一個過程。加大中國白酒文化的宣傳與推廣,把“中國白酒金三角”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國家層面的推廣,要靠政府這只手對白酒產品乃至白酒文化的推力。同時,向全世界宣傳中國白酒與中國白酒文化,這是整個行業的責任。
作為行業引領者,客觀地講,五糧液在“國際化”道路上走在了行業前列。對于中國白酒文化全球范圍內的傳播,五糧液已有較長時間和較大資金的投入。同時,還可能會在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國華人較集中的地方開白酒品鑒會,通過華人搭橋推動產品落地。唐橋放眼而觀,將五糧液集團國際化布局的著力點,放在了海外近億的華人市場上。讓全球華人帶頭喝五糧液,將是五糧液集團打通海外市場的一條捷徑。
“現在是改革的最好時機。”唐橋說,搶抓時機推動調整升級,這是白酒這個傳統產業現階段的機遇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