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待提高
單價的提高讓啤酒企業的業績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在燕京啤酒的2017年三季度報中,公司的業績仍沒有明顯的回暖跡象。數據顯示,燕京啤酒在2017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101.93億元,同比下降1.72%;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6.10億元,同比下降1.28%。
中金公司的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邢庭志在研報中寫道,公司在第三季度盈利不達預期主要來自營收低于預期,但同時邢庭志也表示,公司的盈利能力將在2018年開始適度恢復。
一位不愿具名的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同華潤啤酒、青島啤酒這類大規模的品牌相比,燕京啤酒的利潤率比較低,因此在提價后,公司的利潤彈性比較高;此外燕京啤酒的市場比較集中,全國化程度沒有華潤雪花、青島啤酒那么強,產品提價后,公司在強勢市場花錢做促銷的力度可以較低,提價轉化為利潤的幅度就比較大,但是該分析師也表示,燕京啤酒目前的“調研熱”可以看做資本市場“興奮過度”。
業績恢復的原因之一便是噸酒價格提升。此前,燕京啤酒的噸酒價格低于國內市場平均價格,在行業增量見頂的情況下,這個弱項對于公司的影響便愈加突出。在過去幾年中,燕京啤酒對公司產品結構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
燕京啤酒在深交所互動易中答復投資者稱,除直接提價外,公司主要依靠產品結構調整來提高噸酒收入和盈利能力,近段時間以來,燕京啤酒重點推行聽裝啤酒和鮮啤的發展戰略,提高中高檔酒的占比,“產品價格體系有了進一步優化”。
除產品外,燕京啤酒還對品牌及市場上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近年來,燕京啤酒不斷加強電商等新型銷售渠道的建設,增強市場掌控力。此外在區域整合方面,公司在鞏固北京、廣西、福建等核心市場優勢地位的基礎上,不斷拓展中西部等新興市場。
管理團隊年輕化
上述不愿具名的分析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市場對燕京啤酒的另一樂觀態度來源于重組預期。2014年6月,燕京啤酒的大股東北京啤酒公司明確表示,將在3年內提出股權激勵預案。海通證券(600837,股吧)的分析師聞宏偉團隊曾在研報中表示,根據國企改革的指導意見和公司的公告內容,燕京啤酒的改革大概率將集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權激勵計劃這兩個方向。
但該承諾并未履行。2017年6月24日,燕京啤酒發布公告稱,公司作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由于目前相關政策尚未出臺,“現因政策原因,股權激勵的承諾無法履行”。
從燕京啤酒過去幾年的動作來看,行業低迷的壓力也促使公司做出一些改變來緩解業績壓力。
此前有媒體披露,燕京啤酒的管理成本明顯比青島啤酒高,且一線員工數量也相對較多,為減輕業績壓力,燕京啤酒于2017年提出“抓兩頭,帶中間”策略,一方面繼續支持、扶持優勢企業,保證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另一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在劣勢企業,使其有所改觀。“對個別不再有存在價值的企業,經過權衡之后,可能會與地方政府協商后關廠,使公司整體競爭力不斷增強”。
與此同時,燕京啤酒在深交所互動易上回復投資者稱,公司通過豐富用工模式、強化崗位定員、提高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來不斷提高生產效率。
2017年6月,燕京啤酒完成換屆,新任董事長趙曉東年僅45歲,公司核心管理團隊年輕化趨勢明顯。
國金證券(600109,股吧)的于杰團隊在研報中寫道,“由年輕化管理層主導的市場化機制有望提速且日趨完善”。
2017年10月,燕京啤酒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公司決定公開選聘總經理,本次公開選聘共分為九個環節。
時代周報記者在采訪提綱中詢問目前該選聘已進行至哪個環節,公司內部由誰來承擔總經理職責等問題,但截至發稿仍未得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