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拾柴 醬香型白酒的崛起
分析醬香型白酒的崛起原因,除了偉人效應和“白酒一哥”茅臺為醬香白酒撐起了廣闊的天地之外,醬香型白酒企業對整個醬香白酒的集體推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醬香型白酒的“端午制曲、重陽下沙”、“九次蒸餾、八次蒸煮、七次發酵”等釀造工藝在媒體的津津樂道中被廣為傳播;而“飲用醬香更加有利健康”的說法也在慢慢地被消費者所接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不可復制的微生物群落等概念,在傳播的過程中變得愈發神秘,連一則“領導人為什么只喝醬香酒”的似是而非的網文都在瘋傳,客觀上為醬香酒品類的普及作出了貢獻。被笑稱為“故事大王”的茅臺反復宣傳的“紅軍用酒洗腳”、“無法復制的異地茅臺”、“擲瓶飄香巴拿馬”等素材也被其他醬香企業所引用,并用來推動整個醬香品類。在媒體環境空前發達的今天,這些概念的傳播,成為醬香白酒走向市場的重要推手。
隨著越來越多的濃香、清香企業也逐漸涉足醬香領域,可以預見,醬香型白酒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放大,而彼時的清香版塊,其地位將愈發尷尬。
中國地大,風土各異,在這片厚重而多情的大地上,蘊育出了數量龐大、品類繁多、風格各異的美酒。且不說目前官方指定的十二大香型已經無法涵蓋所有的白酒品類,僅僅是濃香型或者清香型,下面就又分出了不同的風格和派系。相比清香型白酒企業在中國版圖上的分布,濃香型白酒企業的產業規模更大,品牌集群也更加集中。根據在剛剛結束的“2017中國濃香型白酒文化高峰論壇”上得到的數據,濃香型白酒以市場份額巨大、企業分布廣泛、品牌數量繁多、消費基礎牢固而成為中國白酒行業的基石。
中國濃香白酒地圖
說起濃香型白酒,川酒一定值得大書而特書。這不僅僅因為川酒曾向外省乃至全國都輸出了巨大而優質的產能,同時還向行業輸出了寶貴的釀酒經驗和釀造人才,這對整個白酒行業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川酒歷史的積累,釀造工藝的傳承,得天獨厚的微生物環境以及優質的本地釀酒原料,都奠定了川酒在行業中獨一無二的龍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