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那赫
Nahe
那赫地處萊茵河與摩澤爾河之間,像一塊寶玉一樣被其他幾大優質產區包圍在中間,也自然結合了各大產區的特色。這里的土壤結構非常多樣,一直有德國土壤多樣性之冠的美譽,同時,土壤也賦予了多元化的香味在葡萄酒中,出產著各式各樣的葡萄酒。
在這里,你甚至可以感受到整個德國的葡萄酒風格。因為更靠南,酒的酸度和口感也比摩澤爾地區更濃郁豐富一些。近年來,那赫地區的酒農們也更多地釀造一些干型的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來豐富產量。
那赫的酒農工作還與寶石大道聯系在一起,這里距德國寶石中心伊達爾奧伯施泰因(Idar Oberstein)近在咫尺。每年此地都會用一個特別的裝飾瓶推出一款特別的葡萄酒,稱為“貴拋光(Edelschliff)”,每個瓶子都是用寶石做成。
代表酒莊:Weingut Donnhoff,Schafer-Frohlich,Weingut Emrich-Schonleber
6、法爾茲
Pflaz
法爾茲是德國第二大葡萄酒產區,因為毗鄰法國東北角而被視為法國阿爾薩斯產區的延續,溫暖而干燥的夏季是這里的標志。法爾茲主要釀造干型酒,雷司令的風格和品質也隨著土壤、氣候和坡度不斷變化著,從柔和清爽到復雜濃郁不等。這里最標志的雷司令如蜂蜜一般甜美濃醇,卻又不失強勁的酸度加以平衡,哪怕是干型酒,也有著足以讓人震撼的豐滿口感。
以丹菲特(Dornfelder)為主的紅葡萄品質也都相當不錯,通常被德國人視為開胃酒,在餐前或者搭配前餐飲用。皮諾家族在法爾茲產區可謂大放異彩,生長在溫暖地方的黑皮諾(Pinot Noir)酒體輕盈,散發著迷人的果香;偶爾也不乏一些酒體飽滿的黑皮諾,這時,釀酒師會把它們放進橡木桶里陳年,讓它們更具層次和韻味,現在在國際市場廣受追捧。
代表酒莊:Weingut Muller-Catoir,Weingut Heinrich Vollmer,Schloss Rheinhartshausen
7、弗蘭肯
Franken
弗蘭肯產區更深入內陸。這里夏季溫暖,降雨量少,冬季寒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條件,對于雷司令來說很難完全成熟,所以西萬尼占據了主導地位。甚至能釀造出比雷司令還要出色的酒,濃度和酒精度都異常之高,曾經還釀造出陳年潛力驚人的極度濃甜葡萄酒,酒體飽滿扎實,不過現在這樣的珍品越來越稀少。
現在出產的酒以干型酒為主,能帶來泥土和蔬果的綠色氣息,入口口感豐富,細細品味會發現略帶有礦物氣息,并成為弗蘭肯葡萄酒的主要特點。它能把礦物氣息發揮的像夏布利的霞多麗,讓人們在遍布雷司令的酒叢中尋到一番不一樣的味覺體驗。
法蘭肯最有特色的要當屬一直都在使用的大肚酒瓶(Bocksbeutel)。不過為什么在弗蘭肯地區用這樣一種瓶子,始終還是個謎,一種主流說法是當時傳教士為了把酒和書本打包在一起設計的。
代表酒莊:Weingut Rudolf Furst,Furstlich Castell’sches Domanenamt,Weingut Michael Frohlich
8、巴登
Baden
巴登是德國最溫暖的產區,坐落在德國的最南端,因此,這里的葡萄酒酒體豐腴,酒精含量高。巴登最好的葡萄園在火山附近,火山巖中豐富的營養物質使這里的穆勒塔戈和黑皮諾生長的格外旺盛。
這里的氣候受該地區位于法爾茲森林邊緣與奧登山之間以及在孚日山脈和黑森林的位置所影響。它們阻擋了寒風并保持這塊如海灣般地方的雨量。在孚日山脈南部和侏羅紀巖層之間的缺口被稱為“貝福特缺口(Belfort Gap)”,又稱“勃艮第郡入口(Burgundian Gate)”,地中海暖流通過這個缺口進入萊茵平原,也為黑皮諾的生長創造了絕佳條件。
因此,這里釀造的黑皮諾以復雜著稱,通常經過橡木桶陳年。釀酒師也會用黑皮諾和灰皮諾混釀一些清新的桃紅葡萄酒,清爽簡單,適合搭配清淡的餐點。白皮諾在這里也表現出色,酒體更飽滿濃郁。
代表酒莊: Weingut Dr. Heger,Weingut Stadt Lahr,Weingut Bernhard Huber, Weingut Stigler
9、符騰堡
Württemberg
符騰堡的葡萄酒雖然在國際上并不為人熟知,但在德國十分暢銷。在這里,紅葡萄酒產量遠高于白葡萄酒。這些紅葡萄酒并不厚重強勁,反而酒體較輕,果香濃郁,在當地十分流行。盡管如此,當地越來越多的釀酒商開始制作酒精度更高、酒體更厚重的酒。
托林格(Trollinger)葡萄占到了主導地位,果香濃郁,堅韌有力。藍貝格(Lemberger)也能釀造出具有獨特魅力和風格的符騰堡紅葡萄酒,甚至一些波爾多品種也都能得到很好地成熟度和聲譽。
代表酒莊:Weingut Rainer Schnaitmann, Weingut Rolf Heinrich, Weingut Graf Neipperg
此外,文中沒有提到的其它四個優質產區,分別是中部萊茵(Mittelrhein)、黑森山道(Hessische Bergstrasse)、薩勒·溫斯圖特(Saale-Unstrut)和薩克森(Sachsen),因為這些地方的葡萄酒很少出現在國內市場,所以在此我們暫不多做介紹。
看完所有這些重要產區清晰簡明的介紹,你是不是已經對德國葡萄酒的全貌了然于胸了?如此干貨滿滿的文章,建議收藏起來,并分享給同樣喜歡葡萄酒的朋友們。
德國的釀酒者更傾向于樸素、自然的釀造手法,這也讓他們的酒傳達給大眾更加自然和透明的理念。隨著從業者不斷地趨于年輕化,他們也在不斷改進種植釀造技術,使其擁有新一代的德國特色,而能感受到這樣變化的我們也無疑是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