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嘌呤高導致痛風?
“喝啤酒導致痛風”是流傳最廣、最為普遍的一種說法,專家指出,啤酒嘌呤含量高導致痛風發病率高,這是不正確的說法。
痛風是現代社會常見疾病,痛風患者是嘌呤代謝失常,臨床上要求禁用或慎用啤酒。而喝啤酒會不會導致痛風?導致痛風病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和啤酒并沒有直接關聯。對于那些嘌呤代謝失常的人,處在痛風病發作前期,過量飲酒導致人體酒精代謝失常,會誘發痛風。所以不恰當地、過量飲酒是主因。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營養傳播室主任劉愛玲說,研究表明,人體20%的嘌呤來自食物,高嘌呤食物(如海鮮、豆類、菌類等)的過量攝入會使血液中嘌呤含量增加,從而導致血尿酸增高。專家表示,每1kg食物嘌呤含量低于250mg的為低嘌呤食物,可照常食用;嘌呤含量250~1500mg為限制食用,高于1500mg為高嘌呤食物應避免食用。國內常見啤酒中總嘌呤含量在38至151mg/L之間,平均總嘌呤含量為74.9mg/L。從醫學角度出發,啤酒屬于無限制食品。
偏方:每天喝10瓶啤酒可以治腎結石?
中國中醫科學院基礎理論研究所教授于智敏表示,偏方是有適應指癥的,必須有臨床病例支撐,才能叫做偏方。例如國家秘方,它的工藝組成是不公布的核心的機密,但在它前期形成秘方的過程中,有非常嚴格的、大量的科研實驗科學證明。
而現實中,許多人都認為自己的道聽途說和某個想法就是偏方,根據個人經驗得出來的“偏方”,不能輕信。得了結實?最好還是到醫院由專家進行救治,以防延誤時機,加重病情。
喝啤酒會“致癌”?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張五九表示,現代醫學并沒有發現啤酒與癌癥有關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傳播室主任劉愛玲表示,并沒有專門的發現表明啤酒和癌癥有關,但酒的攝入過度和癌癥是有關系。
按照正常的《中國膳食指南》要求,在科學合理劑量內飲用啤酒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非但沒有發現正常計量飲用啤酒會導致健康問題,反而發現在啤酒中有一些抗癌成分,例如酒花里就有抗癌的成分。”
那么一天應該喝多少啤酒是適量呢?由中國營養學會主編、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顯示,男性每天不要超過25克酒精,女性不超過15克酒精。
啤酒只有百分之三點幾的酒精,如果喝含有10%左右的糧食釀造啤酒,大概是625毫升,也就是說,男性每天飲用不要超過625毫升啤酒,女性不超過375毫升,如果比較粗略地說,可以說大瓶的啤酒男士一天一瓶,小瓶的啤酒女士可每天一瓶,都是符合膳食指南建議的飲用量。
啤酒含多菌靈?
網上有消息稱,部分啤酒、果粒橙、可口可樂等含有日本禁用農藥多菌靈,對腦部影響最大,可引致局部麻痹,并會導致癌癥。真的是這樣嗎?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李明遠表示,多菌靈在我國用于病蟲害防治應用已超過40年,在我國并不屬于農業禁藥。它是一款普通農藥,已在我國農業種植中廣泛應用,毒性較低,農作物農殘不超標的情況下,對人體健康不會有損害。
那么啤酒原料是麥芽,小麥種植或會用到多菌靈,會導致多菌靈殘留并致癌嗎?李明遠表示,大麥、小麥拌種期間可能會用到多菌靈,可以防治黑粉病、銹病等,種子灑在地里,麥子成熟后再經過去皮,麥粒上殘留的多菌靈含量極低。不過,李明遠也表示,在麥子發芽形成麥芽期間,也可以用多菌靈防病菌侵入,按照國標規定的劑量使用,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