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發達的文化事業與高度發展的釀酒相結合,創造了絢麗多姿的酒文化,佳釀網小編今天就帶您了解一下琢酒文化的起源——承德。
滿族人喜歡飲酒由來已久,滿族先世在唐代就懂得造酒。滿族人的酒文化可謂是歷史悠久,史書早就有記載。據《魏書》載:“勿吉嚼糜釀酒,飲至能醉。”嚼糜釀酒,糜就是黃米,是當時釀酒的主要原料。遼金時,女真人已懂得用糜制酒,至清代,制酒更普及,主要品種為米兒酒和燒酒。米兒酒,滿語稱“詹沖努力”。
美酒如玉,王者之氣,真乃雕琢之酒也,此話源于睿親王多爾袞,冀北明珠,承德琢酒,其釀造歷史可追溯到東漢末年,也就是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當年曹操北征烏桓駐軍此處,用出自喜峰口外寬河城的美酒犒賞三軍,一舉平定烏桓,寬河城的美酒被廣泛傳播,直至公元1644年,清軍南下,途經喜峰口偶得美酒,并進獻睿親王多爾袞,多爾袞用此酒宴請諸將,眾將飲后頓覺一股醇厚清冽之氣沁入肺腑,精神倍爽,便問謀士范文成:“哪得如此美酒?”范文成趨前拱手答道:“此酒出自喜峰口外的寬河城,據說釀此酒如同琢玉般精雕細琢。采用當地微量元素豐富的深層礦泉和燕山腳下的優質原糧數次蒸煮發酵,經多年窖藏方得如此佳釀"。多爾袞聽后朗聲大笑,脫口而出:"美酒如玉,王者之氣,真乃雕琢之酒也!"隨即下詔,將釀酒師帶入北京編入八旗之一的正黃旗,由內務府統管,所釀美酒供皇家所用。從此,寬河城美酒聲名遠揚,逢必飲,飲必歡,流傳至今。被后人譽為:一杯琢酒喜相逢。
建國后,于1969年寬城縣政府整合了寬城一帶的老酒坊組建了國營酒廠,這就是當時鼎鼎大名的寬城第二釀酒廠。1984年更名為承德寶琢釀酒有限公司。
通過幾代琢酒人的努力,目前,承德琢酒是中國北方最具規模的大型釀酒企業。生產的兼香型白酒細膩柔和、溫潤如玉,是北方兼香型白酒的代表,醬香型白酒打破了南方以茅臺為首對醬香型白酒的壟斷格局,奠定了北方醬香型白酒第一品牌的行業地位,為北方醬香型白酒企業樹立了行業標桿。產品遠銷港澳臺,獲得河北省著名商標。擁有職工230余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70多人。通過技術的引進和創新年產1000噸優質白酒,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兼香和醬香型白酒生產基地。主要產品窖藏年份系列和花系列等商務用酒一經推出便風靡市場。
隨著琢酒銷量的迅猛增長,琢酒始終堅持高品質、嚴管理,為消費者提供卓越產品、塑造卓越品牌。并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提升品質不動搖,堅持品牌升空不動搖、堅持營銷落地不動搖,堅持穩中求快不動搖。這不僅是琢酒做大做強、可持續發展的護航法則,更是琢酒在品質和管理上的嚴格要求和執行態度。
突破舊格局,創造新未來,2013年琢酒確定了5年發展戰略,打造“冀北明珠,崛起中的冀酒新勢力”,琢酒將堅持雙品牌戰略,實施“群狼共舞,資源共享,集中突破”的核心推進策略,品牌與銷售并駕齊驅,不斷優化產品線、區域布局、商業結構和渠道架構。以更高、更快、更強的琢酒精神,將琢酒打造成為行業領域中不可或缺的巨大影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