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今后的白酒釀造將不再是苦力活,“烤酒匠”們將不再冒著高溫在惡劣條件下勞作,機器人將部分代替他們的工作。屆時,釀酒工人只需坐在電腦室操控,通過大數據技術提取白酒健康因子,剔除有害成分,讓白酒更健康。“我們將借助這一國家重大課題的研究,助推瀘州老窖智能釀造、健康釀造和有機釀造,聚焦智能釀造機器人、智能包裝機器人研究。”瀘州老窖股份公司董事長劉淼表示。
通過釀酒機器人對酒廠進行自動化改造,年產500噸白酒廠,工人可由目前配備的20多人減少到2到3人。”瀘州智通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竹透露,通過智能化機械手臂、潤糧拌和機、自動上甑系統、攤晾加曲拌和機、無重力拌和機、自動蒸餾系統等一系列智能化的“釀造單元”,將傳統釀造白酒中原本需要人力完成的起窖、拌糧、上甑等環節全部由機器操作,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生產,這樣可以使川酒在確保產品品質的同時,騰出更多精力來關注“微笑曲線”兩端的營銷和設計。“通過本項目的研究,白酒作為傳統釀造食品,有望在釀造微生物、風味組成、健康有益或有害因子、生產設備智能化等方面獲得突破。”課題組成員、湖北工業大學教授陳茂彬分析認為,一旦這一課題研究獲得成功,將對中國白酒生產帶來重大變化。省釀酒協會專家也認為,作為機器人釀酒研究先行者的川酒,也將率先借助人工智能實現產業的升級重構,提前搶占白酒產業發展“風口”。
“兩端”發力
標準借鑒“波爾多”品牌贏得話語權
在對釀造環節實施流程再造同時,川酒還打出了一組產區品牌營銷組合拳。
“法國波爾多的成功法則之一便是建立了嚴格的多次層產區標準,而這一法則已被川酒三大產區踐行。”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吳亞東向本報記者透露,目前“瀘州酒”“宜賓酒”“邛酒”都擁有了一套完整的地方標準。
繼今年上半年,瀘州、宜賓、邛崍三大產區分別同步制定單糧濃香、多糧濃香、濃香原酒地方標準,并推動成立標準聯盟后,今年8月,瀘州市政府印發關于《瀘州市加快建成千億白酒產業的意見》,邛崍市政府出臺《關于支持白酒產業發展的十條措施》,宜賓市實施《多糧濃香型白酒生產企業良好行為規范》,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建立產區標準、創新產品設計、豐富營銷手段等來助推川酒供給側改革,搶占“微笑曲線”兩端的品牌營銷端和產品設計端。
在三地相繼出臺的白酒新規中,提升原產白酒品質,打造產區品牌是其共同的目標。如瀘州市政府在《瀘州市加快建成千億白酒產業的意見》中,提出要加大“瀘州酒”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使用推廣和宣傳力度。邛崍對獲批使用邛酒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且使用邛酒專用標志的產品年銷售額達500萬元的企業,給予企業一次性獎勵5萬元。宜賓引導五糧液集團與宜賓“十朵金花”白酒企業共同成立了“名優白酒標準聯盟”,以加強行業自律,為宜賓酒樹立技術標準等。
在本輪調整中受沖擊最大的“中國原酒之鄉”邛崍更是痛下決心,在拿出真金白銀支持邛崍原酒企業轉型打造品牌的同時,還整合邛酒資源組建邛酒集團,將與國內知名的互聯網白酒領軍品牌成立合資公司運作創意白酒。“其中邛酒集團占股29%,新的合資公司將成為邛酒產品研發、銷售、品牌推廣為一體的一站式白酒服務平臺,以邛酒為地標,將邛酒打造成為濃香型白酒‘代名詞’。”邛酒集團總經理周志元透露。
在品牌營銷和新品設計上,今年以來,在川酒“六朵金花”引領下,上百家川酒企業紛紛亮出各自的“招牌動作”,重啟漲價營銷、勁推創意新品、開辟電商藍海、大打國際牌……牢牢掌控著中國白酒市場“話語權”。“從白酒業經歷的四輪行業大調整中不難看出,每每到了行業低迷之時,都是川酒率先引領行業沖出重圍,而目前川酒三大產區主打的各種舉措給我們傳遞了一個鮮明的信號:2017年,滿血復活的川酒要回來了!”歲末年終之際,談及白酒來年大勢,北京宏達酒業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宏達對川酒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