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尋出路
去年國內啤酒行業產能過剩矛盾并未得到明顯緩解,寄希望于市場需求量的增長來提升業績已經不太可能,啤酒巨頭們急切尋求如何破解業績天花板的方法。
對于珠江啤酒購買理財之舉,宋清輝表示,“一家上市企業之所以會買巨額的理財產品,看重的無外乎是理財產品收益較穩定,但這從側面反映出公司主業增長空間有限。”
今年以來,雪花啤酒、青島啤酒先后發布了調價通告,給出的理由都是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費、運輸費上漲等原因導致的生產成本增加。
“燕京啤酒、華潤雪花啤酒、青島啤酒先后漲價,漲價幅度在10%-20%。漲價區域是從銷量比較集中、競爭優勢比較明顯的區域或者優勢品種開始。集中在500ml的瓶裝和易拉罐裝。”一位熟悉啤酒行業人士表示。
一位青島啤酒的經銷商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漲價對其銷量的變化沒有太大的影響,“消費者對價格不再那么敏感,而且此次漲價也只是部分產品小幅度提價”。
業內人士指出,漲價消化了一部分成本壓力,預計今年啤酒市場仍有價格上升空間。
在價格調整的同時,發力中高端市場成了啤酒巨頭們破局的希望。
當前啤酒行業基本以低端啤酒為主,從而使得毛利率普遍較低。有業內人士指出,龍頭公司的高端產品的噸價如果達到4000-5000元,那么其產品毛利率基本可以達到40%-50%。
燕京啤酒已經形成普通酒以清爽為代表,中檔酒以鮮啤為代表,高檔酒以原漿白啤、純生為代表的三條產品線,其中中高檔啤酒產品占全部產品的1/3左右。2014年以來,燕京啤酒中高端產品銷量占總銷量的比重均超過30%
中高端產品也逐漸成為雪花啤酒增長的新引擎。2017年上半年,其中檔及以上啤酒占其總銷量的35%-40%左右,雪花啤酒在銷售量方面保持了2.9%的增長,高于整個行業增長量。
青島啤酒近幾年推出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1903、純生啤酒等高端產品,2017年這些高端產品的銷量達162.5萬千升,占主品牌青島啤酒銷量的43.16%。
一位在青島地區某商場負責青島啤酒團購的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青島啤酒的經典聽裝350ml和500ml、青島啤酒一廠二廠生產的大玻璃瓶裝啤酒銷量一直很好,高端產品奧古特銷量也不錯,其他的品類銷量一般,比如全麥白啤、經典1903等。
“對整個啤酒行業來說,發力中高端市場稱不上是最好的方法,卻是必經之路。”啤酒專家方剛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提價、調整產品結構、優化產能是啤酒行業破局的關鍵。
近幾年進口啤酒的量不斷攀升,消費者也并非不喝啤酒,關鍵是國內的企業沒能匹配消費者核心需求。“如果國內的啤酒企業不去升級、不去進行結構調整的話,中高端市場就會讓給國外啤酒。”朱丹蓬認為。
在路勝貞看來,“啤酒依靠絕對產量的增長來提高銷售量已經不太現實,尤其在國內市場。除了做高端產品、講好故事以外,還要進行啤酒品類的創新,甚至啤酒飲料化、功能化等。另外,在國外產品沖擊中國市場的背景下,國內啤酒品牌也應開拓國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