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來,飛天茅臺的零售價和批價一路走高,業內亦有分析認為,這與廠家控制發貨節奏有關聯。信息顯示,茅臺在今年春節前欠經銷商1200噸產品。春節后的2月,才陸續補發完1月的貨。
茅臺高管亦在前述會議上表示,全國確有多個茅臺酒庫存在空置現象。
今年,茅臺的產量和供應量有限尤為明顯。在3月初的一次經銷商座談會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坦言,到今年上半年,能投放市場的可勾調53度茅臺酒為6500噸左右,只能滿足20%至25%的市場需求。到今年下半年,可滿足的市場需求也僅有50%左右。
在控量逐漸演變為“常態”時,不少業內人士對白酒價格走向持樂觀態度。有券商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茅臺、五糧液等產品價格尚未觸及天花板。
一位長期跟蹤白酒業的基金研究人士表示,“作為白酒行業的風向標,茅臺一直是白酒漲價的帶動者。茅臺不漲,其他同檔次產品應該不會輕舉妄動。雖然五糧液此前再度宣布漲價,但今年飛天茅臺價格應該穩定在1300左右,留出的漲價空間已經不多”。
但亦有業內人士經調研發現,除部分企業產能確實存在缺口外,亦有酒企為保價或提價刻意控量的情況。
行業仍處“弱復蘇”?
3月26日晚,招商證券食品飲料分析師團隊召開了一次圍繞春季糖酒會的分析說明會。會上分析認為,茅臺已經把整個市場的估值打開,高端酒已在去年逐步實現恢復,中檔酒有相當大幅度提升,次高端白酒未來增長空間彈性較大。
接下來,白酒業的發展將是如何?海納機構呂咸遜指出,2017年是中國酒業“強回暖”之年與“高景氣”新周期元年。中泰證券研報認為,優質白酒動銷持續向好、經銷商信心更為充足及廠家政策更加激進,預計優質白酒將在未來3年總體進入需求周期與庫存周期雙共振階段。
但也有業內人士對白酒市場前景持審慎態度。據行業自媒體所報道,五糧液一位高管在內部經銷商會議中表示,“當前市場有所好轉,但還未真正的全面復蘇。”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白酒的黃金10年又來了,但我認為今年的市場行情僅僅是去年的延續。雖然部分白酒的出廠價一直在漲,但就我們的調研情況來看,經銷商端的售價和銷量都僅僅是還可以而已。”前述基金研究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她看來,目前白酒行業的回暖只能稱之為“弱復蘇”。
對行業形勢,盛初集團董事長王朝成表示,目前白酒行情正處于量跌價漲之中。
在王朝成看來,白酒的量跌分為產量與銷量兩個維度。前者雖仍每年俱增,但其增速卻從2010年的26%一路下跌至2016年的3.2%。如果去掉約250萬噸的基酒量,該增速可能是0甚至是略微負增長。
“產量數據向下,收入數據平滑,利潤數據略微向上。這就是白酒行業目前呈現出來的趨勢。”王朝成說,“量價背離”是他對2017年白酒市場關鍵詞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