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古鎮酒業出土的六個方形窖池及石制六角缸,于2016年被考古學家鑒定為南宋晚期的文物。窖池壁上神秘的菱形圖案、卷枝花卉清晰可見,每面均有石雕裝飾的石制六角缸為釀酒前祭祀物品,據相關專家分析,此窖池為南宋窖池,如此精美及講究的窖池,釀造之酒絕非市面流通之酒,很有可能是供皇宮大內使用,也就是皇帝飲用及賞賜群臣的御酒。
出土的宋代官窖及石制六角缸
茅臺鎮醬香酒斬獲巴拿馬金獎
1915年茅臺鎮兩家作坊產出的酒(王茅及華茅)作為名優特產送展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當時農商部來加區分,一概以“茅臺造酒公司”的名義送出,統稱“茅臺酒”。當時的送展的茅臺酒包裝為深褐色陶罐,樸實無華略顯土氣,并未引起觀眾及評委們的關注。我國代表急中生智,佯裝失手摔碎茅臺酒,酒香四溢彌漫整個會場,吸引觀眾及評委們紛紛品鑒,醬香典雅、空杯留香等獨有的特點贏得了評委們的好評,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被譽為世界名酒,與法國科涅克白蘭地、英國的蘇格蘭威士忌并稱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從此蜚聲中外。
1915年參展的茅臺酒及巴拿馬金獎的影印資料
四渡赤水成就茅臺鎮醬酒佳話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茅臺鎮,四渡赤水出奇兵,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圍殲工農紅軍于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不僅打擊了敵人的有生力量,而且徹底擺脫了敵人的包圍,為戰略大轉移奠定了基礎。工農紅軍戰后在茅臺鎮短暫休養,當地百姓拿出自家珍藏醬香酒慰問紅軍。由于當時缺醫少藥,紅軍戰士們舍不得享用珍貴的美酒,視其為藥品用其對傷口清洗進行消毒、消腫,休養恢復。周恩來總理說,中國革命的勝利,也有茅臺酒的功勞。神奇的仁懷茅臺鎮,神秘的茅臺鎮醬香酒,因為與工農紅軍的結緣,注定了將會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茅臺鎮百姓用茅臺鎮酒慰勞紅軍(胡戎及李武共同創作)
酒,重歷史,重品牌,重工藝,無非“傳承”二字。醬香酒成名于漢代,發展于宋代,成熟于民國,昌盛于當代,講究的亦是“傳承”二字。宋代官窖的出土,讓武帝甘美之更鮮活,讓巴拿馬斬獲金獎更生動,不僅填補了茅臺鎮自漢代到明清之間兩千多年的歷史空白,而且改寫了茅臺鎮的釀酒歷史,將現存的古窖池歷史往前推進了數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