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上調查結果來看,白酒仍然是重大節日消費的主要選擇用酒,從而也彰顯了白酒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強大的市場消費基礎。但整體來看,也基本上呈現了百花齊放,各取所需的消費格局。
一位參與調查的男性網友留言說,平時也喝酒但喝不多,過年無論如何還是要喝盡興一些,當然首選還是白酒。
春節餐桌最常見300元以下的酒
關于酒的價位,九州糖酒網的調查結果是,50元~100元占33.77%,100元~300元占25.97%,50元以下占32.47%,300元以上則只占7.79%。
新浪河南的調查結果是,50元~100元占30.5%,100元~300元占36.2%,50元以下及300元以上的占比則分別為20.0%、13.3%。
由此可見,300元以下的酒在春節期間已經占據了絕大多數人的餐桌,300元以上的酒屬于少數人的消費品。鄭州市民張先生說,自從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并且對白酒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喝酒習慣已經發生改變,現在喝的白酒都在100元左右。“有些人平時不舍得花高價錢買酒,但春節喝酒無論如何也會奢侈一回。”
選酒最大的因素是喝了不難受
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酒類產品,人們在決定選購某個產品時,往往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呢?
九州糖酒網獲得的數據是,品牌影響力占19.32%,產品品質占28.41%,喝了不難受占34.09%,無所謂,只要喝酒助興即可的占18.18%。
35.8%選擇“喝了不難受”,29.3%選擇“產品品質”,8.9%選擇“品牌影響力”,其余26%則認為“無所謂,只要助興,有啥喝啥”。這是新浪河南調查的數據。
調查顯示,品牌影響力并不是多數人喝酒的首選,絕大多數人更注重產品品質及喝酒后的感受,入口好,喝后感覺舒服的酒才是多數人的追求。
春節喝酒蠻拼的還需注重健康飲酒
調查顯示,春節期間每餐喝酒半斤以上的仍然不在少數。
新浪河南的問卷調查顯示,每餐喝酒半斤以上的高達33.3%,4兩的占14.3%,3兩的占20.0%,2兩和1兩的分別占19.1%和13.3%。
“身不由己啊。家人朋友好久不見,難免比平時多喝幾兩。”平頂山市民劉先生感慨地說。
從北京趕回許昌過年的宋先生也表示,在北京工作時很少喝酒,而一回到家鄉見到同學、朋友就把持不住了,不過,他已意識到如此喝酒傷身,表示明年要少喝。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健康飲酒觀念已日益深入人心。從九州糖酒網與新浪河南調查的結果來看,人們普遍認為每餐喝酒(尤其是白酒)最佳量為1兩至2兩,喝多了傷身。多數人表示,春節適量飲酒能活躍氣氛,增進感情,但更應注重身體健康,少喝酒,喝好酒。
欲知更多精彩資訊 歡迎關注佳釀網微信公眾賬號(jianiang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