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內部管理,規范企業有效運行
1、強化采購、檢驗和生產,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強化原材料采購
利用專業物資信息發布網站、市場考察等渠道收集市場行情,分析市場規律;進一步優化供方體系,提高供貨質量,控制采購成本。
加強質量檢驗管理。嚴格實行“雙、多檢”制度,確保檢驗的準確、科學、公平;嚴格品質 把關,強化過程跟蹤。加強生產過程管理。優化高端產品包裝生產工藝;合理安排生產時間,控制生產節奏。
2、優化資源配置,為生產經營提供保障,強化人力資源配置
公司逐步進行架構優化、推進績效考評實行“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優化激勵和選人、用人機制。加強培訓,進一步完善考核機制,通過“內部注智、外部引智”, 著力提升員工技能水平,打造一批優秀的管理、技術團隊。
加強財務資源配置。在確保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的前提下有效運用公司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 率,抓好資金調度工作;加大財務稽核力度,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嚴把費用審核關。公 司對閑置機器設備等資產進行了系統、全面清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3、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發展新活力
推進信息化與企業的深度融合,加強網絡銷售,建立從供應商到消費者的大數據管控平臺, 完成 CRM 及經銷商門戶的各項建設、調試及試行推廣工作,公司使用二維碼追溯系統,實現產品 源頭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信息可視化和大數據管理,保證產品從原材料供應、生產到流 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4、強化卓越管理,堅持生態立企
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為導向,整合、優化、落實各管理體系的要求,主動尋求改進空間,形成持續改進的長效機制;在系統梳理、識別“三源”(服務抱怨源、質量缺陷源、安全危險源)的基礎上,完善相應的防控措施;順利通過質量管理、環境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測量管理、 知識體系管理五項體系的監督審核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