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駕駛的法律風險:
路交通安權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了酒后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法律風險,對于酒后駕駛的行政處罰風險主要是暫扣駕駛證和罰款;對于酒后駕駛的賠償風險是保險公司可以免責;對于酒后駕駛的刑事風險是可能涉嫌交通肇事罪而被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行政處罰風險。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第59條規定:酒后駕駛非營運機動車的,暫扣兩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三百元罰款;醉酒后非營運駕駛機動車的,暫扣三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一千五百元罰款;在廣東省針對酒后駕駛的行政處罰主要就是暫扣駕駛證和罰款兩種(一般不會行政拘留),但似乎很多駕駛員根本不把扣證、罰款當回事,一千五百元的最高罰款,在他們眼里小意思而已,只要酒宴高興,罰點小錢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說罰點小錢不算什么,那么以下第二項風險就不是小錢了。
第二、發生交通事故后,保險公司的免責風險。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明文規定駕駛人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保險公司不予賠償。我國現行的交強險的賠償責任限額為6萬元。現行的商業保險公司推出的第三者責任保險、機動車損失險,其保險合同條款中都明確約定駕駛人飲酒駕駛的(包括酒后駕駛喝醉酒駕駛),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梢,由于酒后駕駛而發生交通事故的,駕駛人將損失數十萬計的保險賠償利益。
第三、酒后駕駛的刑事責任風險。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是很容易遭受重創的。如果駕駛人在沒有喝酒的情況下發生交通事故致受害人重傷的,即使駕駛人對事故承擔全部責任,也不會構成交通肇事罪,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但是,如果駕駛人是喝酒的情況下發生交通事故致受害人重傷,那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對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解釋,即使駕駛人對事故承擔的是主要責任(即受害人承擔次要責任),也立即構成交通肇事罪,駕駛人將被追究刑事責任,也就是說駕駛人除了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行政處罰責任之外,還必須追究刑事責任甚至坐牢。
酒后駕車的危害:
飲酒后觸覺能力、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都會降低,視覺會出現障礙,同時還會表現為疲勞,困倦等癥狀。
1、觸覺能力降低。飲酒后駕車,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腳的觸覺較平時降低,往往無法正常控制油門、剎車及方向盤。
2、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飲酒后,對光、聲刺激反應時間延長,本能反射動作的時間也相應延長,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如眼、手、腳之間的配合功能發生障礙,因此,無法正確判斷距離、速度。
3、視覺障礙。飲酒后可使視力暫時受損,視像不穩,辨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發現和正確領會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同時飲酒后視野大大減小,視像模糊,眼睛只盯著前方目標,對處于視野邊緣的危險隱患難以發現,易發生事故。
4、心理變態。在酒精的刺激下,人有時會過高地估計自己,對周圍人的勸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干出一些力不從心的事。
5、疲勞。飲酒后易困倦,表現為行駛不規律,空間視覺差等疲勞駕駛的行為。
全國理性飲酒日:理性飲酒文明出行
公安部交管局負責人就今年122“全國交通安全日”答記者問時表示,目前我國機動車達2.76億輛,安全文明的汽車社會需要社會共建,經過多年努力,我國道路交通事故實現了穩中有降,但總量仍然較大,并且8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因交通違法導致。
2015年10月16日,中國酒業協會發起并主辦了我國第一個“全國理性飲酒日”活動,鳳凰網酒業頻道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全程參與,與協會一道,希望通過提供科學有效的干預措施和解決方案,能夠讓廣大消費者對酒駕等不正確、非理性飲酒的嚴重危害性引起高度重視,最大限度地杜絕酒駕、預防未成年人飲酒,讓理性飲酒、健康飲酒、文明飲酒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讓酒真正成為文明的使者,讓酒的魅力與價值重新綻放。
在此之中,酒類企業作為當今社會經濟的主體之一,正在用長期發展觀的角度審視自己的行為,主動承擔起自身的責任和義務,積極響應協會的倡導,全力參與到理性飲酒、拒絕酒駕、預防未成年人飲酒的公益活動中來,展現出酒類行業良好的素質和形象,為社會和諧發展聚集了“正能量”。
文明交通正能量的傳遞也需要形成文化產品、需要藝術化的表達。10月16日全國理性飲酒日,中國酒業協會邀請閻維文作為理性飲酒形象大使,倡導理性飲酒、平安回家,號召酒類企業主動擔起“理性飲酒,文明飲酒,健康飲酒,拒絕酒駕”這份社會責任,還開展了“全國理性飲酒日”口號征集、微助力、九宮格等活動,倡導全民參與,獻策獻力,共建和諧文明、科學理性的酒類新風尚。
而今年122“全國交通安全日”前夕,公安部交管局也邀請了百位明星、名人參與交通安全公益宣傳活動。他們結合各自體驗,講述感悟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規的點點滴滴。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作為交通事故的親歷者,再次講述事故的慘痛,重新揭開自己的傷口,呼吁大家吸取教訓、安全出行;著名笑星馮鞏告訴每一位駕駛人“十次事故九次快、開車不是拉力賽”;著名演員張國強告誡每一位駕駛人拒絕危險駕駛,不要讓生命的火光在車輪的碾壓下黯然熄滅;著名演員范冰冰用“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提醒大家開車不要玩手機。
構建汽車文明、營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及社會團體的關注與支持,需要每一位交通參與者的認知和實踐。無論社會還是行業,無論團體還是個人,正如公安部交管局負責人所倡:文明交通,從我做起,點滴進步,始于足下。希望每位交通參與者一起為文明交通建設出一份力、盡一份心,做好自己,平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