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以“煥新”為口號的沱牌舍得,在渠道招商上首次提出了“零風險退出機制”, 即簽約經銷商在合同解除或期滿之日起20日內,有權提出將打款購貨的庫存產品按原供貨價格退還給公司,對傳統廠商關系進行了優化。
除此之外,川酒中的優秀模式依舊在不斷更新中。水井坊繼續深化“新省代”模式,據最新研報顯示,截至四月底其核心門店數已達到5000-6000家。2017年,郎酒持續開展核心聯盟商工作,在銷售利潤、政策、廠家服務等多方面為其提供資源傾斜。
“以往廠商間多處于博弈態勢,現在已經發生了改變。”一酒業專業人士表示,從川酒在渠道模式變革中,我們也能看到廠商合作改善的曙光,在以下幾個方面體現更為突出:
第一,經銷商不再是廠家庫存轉移的“倉庫”,強勢的單邊壓貨已在大范圍得到遏制;
第二,經銷商純粹追求高毛利空間向廠家要政策的現象大大減少,更傾向尋求那些有合理、穩定的利潤的廠家合作;
第三,廠家不再把做市場的責任扔給經銷商,廠商主導、經銷商協力共同開發市場成為趨勢。
眾所周知,“廠強商弱”的癥結過去在名酒廠家身上體現的更為徹底。從五糧液、瀘州老窖、沱牌舍得等為代表的品牌在營銷策略都試圖去優化或升級廠商合作;而作為行業的主力軍,名酒廠家的舉動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將推動的廠商關系轉向健康化。
品牌高度:開啟沖刺金字塔尖的“穹頂之戰”
隨著國內白酒行業的持續復蘇,一些企業開始尋求新的品牌定位,以期打破傳統競爭格局中被觀念化的品牌形象,進而讓企業在未來產品占位上獲得新動能,而對于本階段的多個川酒品牌來說,目前似乎是一次很好的突破機遇。
瀘州老窖:“濃香國酒”沖擊傳統“國酒”陣營。所謂“國酒”,蘊含著國家形象與權威,在潛移默化中樹立產品在其價格帶的品牌力“壟斷”態勢。繼“國酒”商標被否之后,不少名酒再次發力捆綁“國”字號。2017年,茅臺依舊以“國酒”為品牌傳播中的基本元素;夢之藍則延續其綿柔“新國酒”戰略,在各種重要活動中進行高強度宣傳。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瀘州老窖提出“濃香國酒”概念,想傳統“國字號”陣營發起沖擊。這并非是某一時期內的營銷策略,而是作為老窖公司未來品牌戰略的立足點,也是瀘州老窖緊貼第一集團陣營的必要舉措。
在啟動“國”字號戰略后,瀘州老窖接連出手,在七星盛宴、沉醉香江、閃耀中歐等一系列高端活動上都進行了這一概念的特別露出。作為結果,大膽而直接的定位也讓瀘州老窖在今年市場突破中得心應手。
青花郎:千元檔新貴主動靠攏領軍者。毫無疑問,從企業儲酒規模來說,郎酒自然是緊隨貴州茅臺之后的國內第二大醬香酒企業。而在郎酒傳統的品牌戰略中,之前圍繞“醬香典范紅花郎”的展開推廣與傳播,占位次高端。青花郎則一直立足“中國高端醬酒”,作為在價格上與茅臺最為貼近的高端醬香酒戰略產品。但隨著如今茅臺價格上漲后白酒天花板的抬升,給了更多高端白酒品牌站上千元帶的機遇,于是我們看到了郎酒的主動調整——即從紅花郎到青花郎的戰略傾斜。
這一變化從今年初郎酒央視贊助欄目的更名,以及區域性重大品牌活動的冠名情況來看,便已經露出端倪,而在5月,青花郎高調出手,將建議零售價調至1098元,高調宣布介入高端千元酒競爭序列,并明確了郎酒未來所有的大資源均會向青花郎聚集。隨著紅花郎事業部變更為青花郎事業部,以及7月15日,青花郎新戰略發布會的舉行,正式開啟了郎酒的青花郎時代。
其中青花郎在6月發布最新廣告語“青花郎,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將郎酒的戰略意圖暴露無遺,背后的意思也不言而喻。在這一輪醬酒熱潮中緊貼市場“老大哥”, 從品牌定位到價格定位均形成強關聯,進而分享茅臺快速增長帶來的市場宏利。
舍得酒:大IP時代的品牌塑造。對于急需重新站穩次高端的沱牌舍得來說,除了在招商層面加大力度,進一步完成終端網絡之外,最為迫切的就是盡快填補上之前在品牌營銷上的缺口,重生產輕營銷/品牌帶來的后遺癥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
沱牌舍得酒業聯合鳳凰網打造的《舍得智慧講堂》的上線,讓舍得品牌的塑造獲得了新勢能。這種從自身品牌內核出發,與節目受眾層以及嘉賓層形成無縫銜接的方式,是此次品牌IP植入的最大亮點,打破了過去單純冠名欄目而未能挖掘品牌的植入形成了區分,作為一檔長期的訪談欄目,舍得品牌的持續露出也為公司后續的活動及傳播提供了有力支持。根據鳳凰網數據,前兩期節目的點播總數已經突破了605萬。